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书法的本质涵义
书法与国画
一般来讲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泛指两大类,即书法与国画。
而“书法”一词本就应该拆开来理解,写字成书的"书"与蕴含个人精神的"法"合起来才是"书法"。
书法与毛笔字
什么是“书法”?
可惜“书法”二字如今的理解门槛太低,我问过许多人书法是什么,但理解其真正含义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用手来回比划两下,然后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理所当然的说:"写毛笔字啊!"
毛笔字就是“书法”?
是啊,人们都知道书法是人用毛笔写出来的,这没错,错就错在人们把拿着毛笔写出来的字统称为"书法",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好嘛!
毛笔字不等于书法
毛笔字不等同于书法,这个只要仔细一想就通的道理,已经被浮躁的社会遮掩的让人没法独立思考这其中的本质区别了。
“书法”不是毛笔字,但能写出书法的人,一开始也是从毛笔字练起的。
“修炼”自身
我之前讲过,人的一生是"修炼"的一生,把毛笔字修炼到一定程度,掌握笔法、笔意、用笔技巧,然后加入个人精神思想才有可能诞生"书法"。
大力出奇迹
可惜我见过许多都是连毛笔字都没有练好的半吊子,疯疯癫癫的拍个视频传网上就说自己是"书法家";也见过一些在公园里拿毛笔沾水练字的人,被不懂得人捧称是在写"书法";更见多太多家长把自家孩子写好的毛笔字晒朋友圈,附文:"看我家孩子写的书法真漂亮!"。
很可惜从本质意义上讲,没有笔法、笔意,没有用笔技法,这些都是只是“毛笔字”。
书法常识的错误认知
工整使人拘束
也有很多人对书法的认知就是越规矩越整齐看起来越漂亮越好,对此我只能说这完全是理解方向的错误,“书法”向世人展现的并不是外形结构的像不像。
记录信息
古人一开始用毛笔写字并不是为了抒发情感,而是为了记录信息,传递信息,活字印刷术就是这个道理,跟现代我们用电脑打字的印刷体本质是一样的,作用是为了让人能快速接收传递的信息。
所以楷书是练毛笔字绝佳的字体,却并不是写书法的最佳字体,真正的“书法”重点不在字体、不看外形,看的是线条。
线条变化
一副好的书法作品呈现给人的感觉是如诗如画,安安静静的线条却有着无数变化,藏着波澜起伏的内在精神。
书写工具的区别
毛笔的柔韧性
那么书法就只能用毛笔才写的出来么?答案是否定的,毛笔是工具,但用毛笔更容易表达出来个人的内在精神。
硬笔工具
相比起来,钢笔、铅笔、圆珠笔等都太过僵硬死板,无法表现出人内心世界多层次深度的变化,而毛笔则可以有无数种变化,可以反映人在写书法时的内心状态与内在精神,这个书法的核心在宣纸上呈现出来就是线条。
好的书法线条
好的线条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反推,从线条着眼去看书法,一切就都明朗了,一副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是好的线条。
那什么是好的线条呢?好的线条有正确的运笔技法,有饱满的状态精神,好的线条包含了笔法、笔意和用笔技法。
画忌六气
好的线条在画里的体现就是清代画家邹一桂总结提出的"忌六气":忌俗气、忌匠气、忌火气、忌草气、忌闺阁气、忌黑蹴气。
书法之路
先练毛笔字熟悉书法的“书”,再学习正统正规的笔法、笔意和用笔技法掌握“法”,如此一来方可走入正确的书法道路,体会“书法”的愉悦。
贵在坚持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书法”也绝非三年五年就能够完美掌握的,重在方法方向,贵在坚持初心!
忠言
最后,给想让自己家孩子练毛笔字、学习“书法”的家长一句忠告,让孩子练字一定要从草书练起,然后行书,最后再自然而然的写楷书;
原因可以结合文章细品,我只能说,别限制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别把孩子放在“印刷体”模具里磨平。
备注:以上观点为笔者经与大愚先生交流整理而得,并不直接代表大愚本人观点。
大愚,号虚空,中国传统笔法、星云图创始人。其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是致力于探索与书画有关的笔墨学者,喜明代徐渭之风,研究黄宾虹“五笔七墨”独特画风,探索传统笔墨与宇宙星云的碰撞、开创星云图新领域; 其代表作有:18米惊世长卷《新富春山居图》、12平方米巨幅《万壑奇峰图》、传统笔墨《拟黄山汤口》《秋鸿》,创新星云图系列《十方空间》《创世之柱》《迷踪》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