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云讲座 |《大匠之门》艺术与生活系列讲座⑫瓶花与绘画


图片



【主讲人】


图片


徐文治瓶花北京艺术中心创始人,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插花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传统插花研究学者,资深艺术媒体人、策展人、空间艺术规划师,民革党员。曾任《画廊》杂志副主编,《新美域》杂志主编。


专注于传统生活方式研究,对传统空间陈设、庭院设计、传统节日文化仪轨、文人茶事及瓶花艺术颇有心得。近来更致力于探讨瓶花在艺术展览和当代生活空间中的运用实践,曾为恭王府、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佳士得拍卖行等相关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提供展陈设计服务。为故宫四僧特展、赵孟頫特展、中国美术馆陈师曾特展、苏州博物馆“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展陈侍花,作品入围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委会第八届陈设中国·晶麒麟空间陈设美学奖。出版了《瓶花之美》《瓶花六讲》《不知有花——山木野草的四时之态》《金润•瓶花谱校注》《问梅消息——瓶梅艺术概览》《中国绘画史·导读》等著作。


【讲座介绍】


瓶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切片,深入了解研究瓶花艺术,会发现瓶花涵盖了诸如花卉文化、器具审美、诗词情趣、绘画构图、家具搭配、空间陈设、古玩书画、瓶花鉴赏等等诸多的艺术文化内容,同时和时代的审美变迁、地区的风土人情、传统的节日习俗、宗教的礼仪、特殊的文化禁忌等等关系密切,不能仅仅把瓶花艺术当成一个插花的技法来探讨。


瓶花作为后起的造型艺术形式,在发展成熟过程中,不断从绘画艺术中汲取构型营养,甚至把写生折枝花作为了瓶花的审美典范。最先把绘画审美引入瓶花的理论家是明代的金润。金润在《瓶花谱》中第一次把笔法作为选材的标准:“竹为此君,古所称也。其本甚多,今人则赏凤尾、水竹,爱其枝柔叶细,或以盆种之。予则取其枝叶如笔法者。” 此处的“笔法”指的是画竹的笔法。南唐后主李煜创金错笔法以画竹,开缘笔法入画之先河。其后诸多画家都孜孜不倦的探索寓书法于画法的可能,元代柯九思论画竹就主张:“写竹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而金润则把画竹的笔法引入了瓶花折枝选材。此后佚名《瓶花三说》更进一步,提出更高的审美标准:“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此后张谦德《瓶花谱》、袁宏道《瓶史》都继承了这一审美标准,成为中国传统插花的金科玉律。讲座将从图片和文献史料出发,梳理呈现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之美,辨析瓶花与传统绘画的界限与同异。


图片

金廷标 仕女簪花图 清代

绢本设色 223cm×130.5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李嵩 花篮册 宋代

绢本设色 26.1.cm×26.3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图片

海西知时草轴 郎世宁 清代

纸本设色 136.6cm×88.6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编辑 | 高磊)


图文版权所有,如需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图片

作者:北京画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