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津门抗疫日记  文/刘一铭(14岁)图/杨嘉依(9岁)

津门抗疫日记  刘一铭(14岁)


时值期末考试前的最后一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津城,全市中小学紧急停课,考试暂停。听到这则消息,我的内心是复杂的,既对天津的疫情表示关切,担心,同时也因为考试取消而暗自窃喜。

这次疫情病毒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隐匿性,穿透力都不同以往。不出意料,过了半晌,我们便得到通知:“天津市全员核酸检测”三九降冬,天寒地冻。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座一千四百万人口超大城市的全员筛查任务绝非易事。许多单位社区积极响应,动作迅速。

1月10日晚,恰逢腊八节,我们展开了第一轮的全员大筛。我不得由衷佩服社区工作者的干事效率。

从2020年武汉到2022年天津白衣天使们一直都在前线坚守。“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此次津城大筛中,许多医务工作者身先士卒,第一时间参与全市核酸筛查工作用医者担当守护人民健康,筑守津城疫情防控第一线。

疫情牵动人心,积极抗议的同时“天津人均相声大师”这个梗也火速出圈。当防疫人员遇上核酸检测,天津人“刻在DNA里”的乐观,藏不住了。

志愿者防护服裹得严实,也不妨碍快板打得飞起。“27,做核酸,赶紧下来做核酸”天津人堪称押韵高手,配上天津话特有的轻快腔调,瞬间有相声那味了。“你一米,我一米,大家拉开小距离,你近点我近点,大家再聚隔离点。”

话中独特的节奏,亲切中带着点气定神闲。让人十分“上头”。

不容忽视的是,守护这份乐观与幽默,背后有医务人员和志愿者的辛苦付出,有老百姓的积极配合。幽默仅仅是小侧面,科学防疫更重要!相信世上没有难啃的骨头,在天津人眼里,都是果子。

本文作者: 刘一铭(14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