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创作者的语音和风格五花八门,尤其技法或不同媒介的创作形式,归根结底,其实只是浮于表象的呈现。
我以为,艺术创作如果没有哲学的思考、心灵的追问、社会学的命题、心理学的互访,少了对过去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寄望和建构,那么这样的“作品”还仅仅流于形式和常态,还远远称不上是有思想深度的好作品,至多只是对当下的消费时代的应景,在浮华的生活中起到讨好卖乖和锦上添花,甚或只是一个空间中养眼的背景,成为环境的装饰物。
这样的艺术家和作品其实是艺术在场的傀儡。
--傅榆翔《艺术的底线》
2021.7.9. 重 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