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策展人:刘子轩
学术主持:彭德
展览总监:刘桂梅
主办单位:樊洲中国画馆
樊洲的作品即便不见高山也有高山的气势,不见流水也有流水的律动。描绘的是终南山的韵,终南山的神。尤其是那些有线无物的作品,最为典型。春夏秋冬、阴晴雨雪、变幻不定的终南山,在樊洲那些以抽象线条构成的画面中隐约可见。--彭德
樊州的韵律山水和他常年生活于终南山中,终日俯仰于天光山色的朝暮,感悟着大自然的生命魂魄和勃勃气脉联系起来,这种与山川际会的天人合--,是大自然的生命与人的性灵的双向合一,是人的生命对大自然的投射,也是大自然对人的生命的映照这种对自然内在生命的发现,激发出樊洲用手中之笔墨去表达具体物象背后的生的律动和痕迹,形成了类似音乐乐章的韵律观看者从樊洲用柔软的毛笔能够让墨线如此富有力度、韵律和变化,并进而让整个空白柔软的画面充满无限的造型能力和宽阔的韵域,就能够清晰而明确的感受到作者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激情,有着怎样的驾驭毛笔和水墨的高超能力。--高岭
樊洲作品给我们的启示:
一,自由精神,个性化表达永远都是艺术生命力的源泉,舍此,便没有了真正的艺术创造;二,中国悠久的文脉,亦即是一种文化基因,永远都是必须坚守、承继、发扬的精神品格,舍此,便没有真正的中国创造;三,环顾当今世界,一味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便必然被世界淘汰和自我边缘化。为此,有志气的中国艺术家必须“借他山之石以攻玉”,与世界同步发展,方能做到无愧于古人,无愧于当今时代。--陈孝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