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书法

  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绘画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令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喜爱有加,由于文字的发展和需要,它在全民的发展与掌握中远比绘画艺术更为普及,而且它可独立于绘画外,而自成一体,爱好者可以不懂绘画而都能学习书法,正因为这一点,使之成为人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古今多少志士无不为之倾倒。
  在中国书法艺术中,草书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这不仅在于它自身的形式,更多的画家都喜欢在自己的画上用草书形式来增强作品自身的魅力,作为一个艺术家,尤其是学习中国画的艺术家,不能不对此有所感受,多多少少均应受到一些影响。
  说到学习草书艺术,我们不能不回顾一下草书的发展轨迹,以便我们对其发展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与学习过程,历史虽然离我们距离较远,但沿着其脉搏却能发现一些与我们相通的地方。
  中国草书
  汉代草书多见于简版,简汉延  居,其外观大致还是汉末的体势,收笔常常带有雁尾状的波脚,且上下字之间绝不相连,这样的字体正是章草。
  魏晋西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但由于汉代独尊儒术的桎峼一开,思想变化的节奏也即急剧起来,这种状况在文化艺术上也有反映,人们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思想的交流,以书代言的信札成了一种重要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草书创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隋唐时期由于南北文化艺术的交融,北方的粗狂豪放与南方的婉约温润相渗透,书法艺术也必然出现新的面貌,大业六开始了科举取士的仕制,书写成了品评优劣的一项标准,南北朝时多成机抒的个性恣肆也因此而且日趋敛收,这样,平正移妥和格守法度成了当时的主流书风,草书也体现出这样的风格。
  宋朝时期
  宋朝的书法开始向法度外的意趣进行探索,整体来看,宋代草书水平稍逊于行书,但其风格流露出宋人意趣,书家不为法度所囿,开拓了宋代书法的新领域。
  元代虽是以武功治国的历史时期,但在悠悠博大的汉文化影响下,蒙人也逐渐汉化,元成祖既已开始认真的学习书法,从草书方面看,元人远求晋唐遗韵,对宋代尚意倾向是一个转折。  
  明朝书法提倡继承传统,书风多内宋元而迫晋唐,于草书中有独到之处的有宋克、文溦明,张瑞图等人。
  清代碑 兴起之前,以承袭帖学为主流,这一时期大致可以看作明人书法的延续。
  近现代,林散之、王 铎 、毛泽东等人。
  如何学习草书艺术呢?敝人认为除了我们充分了解草书的来龙去脉后,方能从中选出一二位适合自己的书体作为自己临摹的暮本,坚持下去,深其真妙后,再逐渐融汇于自己的想法,日渐积累,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可梁先生云:“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倡导的是后者,艺术才有发展。
  敝人崇尚个性,只有个性的语言才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个人的影子上,古人的东西只能学,而真正能用的则是自己的个性艺术,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成其为一个真正的书法艺术家,作为画家,还可以利用绘画的形式进行画字练习,所谓的画字,是把字的结构,安排得怎样合理,怎样有艺术感,此乃不妨作为学习之手段吧,而画家的画子正是融合了艺术家的个性语言而成就的,往往纯 粹 的书法家却是难以办到的,这大概是触类旁通的道理吧!

作者:徐贤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