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卓国森雕塑集》序2

  青年雕塑家卓国森请我为他的作品集写序,我感到非常高兴。

  我是看着他成长的。在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他是小字辈。他聪明、勤勉、听话、谦逊予人以好印象。在这个各种观念、学派、个性都极度张扬的年代,他却沉得住气,也拿得定主意。好作品一件件的做出来。我在翻阅这些作品的照片时,不禁深有感慨,也有一丝自愧。在一群浮燥的艺术家中,他保持着多么好的心态。

  当代中国雕塑艺术体系,是上世纪丛西方引进的。这个体系从古希腊、罗马发端,经过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是世界上从未中断的最成熟的雕塑艺术体系。在历史上大师辈出、名作如林,并且有严谨的理论支持,也有完备的教学体制。它的影响巨大深远,早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把这样重要的体系引进我国,无疑对我国的雕塑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我们同时看到,对这样一个体系的引进,接受的人很多,能深入研究它的人却很少。多数人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搞融合、搞实用。真正从基础做起,以一种学术的精神,溯流追源,搞透西方雕塑艺术真义的人,可说是凤毛麟角;而我觉得,卓国森是具有这种想法的人,我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已付诸实践。

  我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他对西方雕塑的各项基本命题,带有一种尊重与认真的态度。例如“形”,许多人只停留在所谓“多实”、“变形”、“抽象”这种一般化的理解上。到底自然的形与雕塑的形,是怎样一种关系?雕塑的形怎样才能以自然的形中独立出来,走向完美?怎样才能使形具有精神价值,具有个性?并不是所有人会关心的。他们更多的是看风格,看手法,看趣味,看文化。但实际上,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在形这个基本命题中去解决,这就是黄肇民老先生所说“形是一切”的道理。

  我们看卓国森的作品,大多数没有取巧的题材,也没有特别的风格或手法。他做人体,做肖像,就是要做到形体完美。别人在形的功夫上做到70分、80分,他要做到100分。一个完美的形体,包含内在的结构,表面的起伏,轮廓的纯化,饱满的力感、和谐与对比,光线与调子,以及与自然物的距离应控制的度,真是谈何容易!

  有了这方面坚实的基础,还要在个人的见识上、学问上、境界上去提升自己。那你做出来的雕塑,从整体到局部,那怕只是一片衣纹,自然会经得起推敲,使人信服,用一句行内话来说:“这雕塑立得起来!”

  得知作者即将出国深造,庆贺之余望他能坚定意志,克服万难,取到真经。

2003年11月4日

作者:胡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