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热点】2014自然艺术节

2014-10-27 00:00

  【热点】2014自然艺术节 2014-10-27 公共艺术

  开幕时间:2014年11月1日下午3点

  展期:2014年11月1日— 2014年11月16日

  参展人员/项目:“Nature Taste”、“全民植物地图”、“创意江豚”、“WWF熊猫自然学堂”、“手艺的社区-艺术家驻留计划”、“回-自然乐团”、孙晓东、李理、毛晨雨、鬼叔中、廖斐、陶轶、Johannes Zits、卖卖

  主办:禾邻社区艺术促进社

  公益合作伙伴:世界自然基金会

  场地支持:余德耀美术馆

  赞助: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创意中心、上实城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会

  联合策展人:范静雯、黄乐、卢璐、张渊

  地点:余德耀美术馆上海徐汇区丰谷路35号

  联络:021-60541232 helin@helin.org.cn

  2014年11月1日,由禾邻社发起的“2014自然艺术节”将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举行。在这金秋收获的季节,2014自然艺术节将以“艺术”作为索引,联合活跃的设计师、艺术家、出版机构、民间手工艺人和社区民众等,通过呈现一系列公共艺术项目、摄影和纪录片的作品,开展艺术驻留、表演、讲座与工作坊等活动,以期为公众提供一次亲近自然与艺术的特殊经历。

  当下对“自然”的认识恐怕首先来自于从“Nature”一词词源中引申出来的原意:指植物、动物等,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而在中国, 则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说法。“自然”作为“道”的存在、运动、变化的一种特性和状态,并没有在中国发展成为学科,却潜入传统文脉成为经世致用的参考与学问,在城市、农耕以及艺术等领域生成影响。

  本次自然艺术节的活动按照“发现-回望-对话”的层次展开:“植物地图”、“萤火虫”、“百鸟图”展示的是公益机构和艺术家们长期以来使用艺术的方式去观察、记录,并与自然互动,由此,“发现”自然的艺术。在“回望”单元,自然与艺术流露于耕作与手工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年轻人自身有对土地、自然和传统的认知需求,并产生了相应的思考与工作方式,两位记录片导演的四部纪录片,以及两位艺术家驻留时与娄塘当地手工艺人合作的作品是作为“回望”的前行。整个活动时间跨度两周,“对话”贯穿在每一个周末,观众可以在美术馆听农场实践者畅谈秋收、观看环境剧场、在自然演奏中冥想、为保护江豚献计。

  2014自然艺术节是一次尝试,在亲民同乐与深入专业之间开启了诸多话题,自然与艺术伴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将永远给予人们不断的理念与创造,艺术节也将由此继续发生。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