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关于起首及尾饰浮雕设计稿的说明

  一.起首主浮雕(尺寸大小暂时定为260x300cm)

  1.基本构思和主题:“exodus”。

  圣经中以色列人由摩西带领出埃及,渡过红海,走向新生,在此,用这样的立意象征犹太难民逃出纳粹的欧洲,飘洋过海来到上海得以逃脱死亡的命运。整个画面不是什么具体情节的描述,而是象征性的。

  2.重点刻画六个人的形象,同样是象征性的立意。

  之所以是六个人,我们的考虑是,国外有些犹太纪念馆往往以“six of six million”(六百万中的六个)来提炼和表现大屠杀的主题。我们在此借用,也用六个形象,使得纪念墙《上海名单》的“拯救”的主题和纳粹的大屠杀联系起来,从而突出纪念馆的内涵。

  中年男子和儿童-坚定和未来;

  青年男女-手捧象征光明的犹太烛台,象征勇敢和不畏牺牲,光明的希望;

  老年犹太妇女-经历苦难,心中依然充满爱;

  正统犹太教徒-象征信仰。

  努力将动作画得有雕塑的凝固感,而不是生活化、自然化的那种,突出“纪念碑式风格”。

  背景上是若隐若现的形形色色的犹太难民形象和海水(当然也可象征黄浦江之水),上方是飞翔的海鸟,给画面增加动感。

  用以联系画面各个造型因素的飘动的帷幕,是欧洲处理这种“纪念碑式作品”无论是绘画或者雕塑的惯常手法,没有什么道理,但是有一种崇高感。

  另外,背景上有没有上海的形象符号其实并不十分重要,因为我们在整体纪念墙的结尾的官方铭文上,有一作为前后呼应的小浮雕,有上海的造型因素。

  3.全图采用高浮雕(甚至是圆雕)和浅浮雕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材质为欧洲传统大型公共雕塑作品的铜色。

  4.本浮雕在表现技法上要做得很“帅”,有一种宁可不拘细节也要追求神似的风格。建议艺术家可看一看布尔德尔、罗丹这样一些大家的作品。

  二.尾饰小浮雕(尺寸暂定为35x35cm)

  1.背景的图样:为犹太托拉经卷匣子上面的护盾图样,中间的两片半圆型文版的内容是摩西十戒。

  2.前面是上海市花白玉兰的图样。

  构思如下:

  托拉经卷匣子上面的护盾图样,暗示犹太民族的宗教和文化特点,如同犹太人所说:“我们犹太人每遇到好事情首先感谢上帝的恩赐。”

  花白玉兰的图样,表示这段历史发生的地点-上海,由此将上海的因素和托拉经卷的护盾图样叠加在一起,含义不言自明。

  在制作上要注意的问题:

  1.护盾的图样要做得完全准确(图样见附件),不然看不出是托拉经卷匣子上

  面的护盾图样,就没意思了。

  2.上面的摩西十戒文字不要做得太清楚,只是示意性的就可以了。

  3.白玉兰花要做得造型很美(主要是大的剪影造型要很美)。

作者:何宁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