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美国20年:王健锋从磨砺出

  艺术家王健1986年来美国求学,在艺术的田野里耕耘二十多年,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让人想起唐代诗人贾岛“十年磨一剑”的名句。4月3日至6月30日,加州州立大学沙加缅度分校在图书馆画廊展示他的作品集《美国二十年》(Two Decadesin American)

  王健大学时期在大连铁道学院度过,学习焊接工程专业。对于来美国之前的艺术背景,王健谦虚地表示只是有下去而已。来美国之后,王健先后在沙加缅度城市学院、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州立大学沙加缅度分校就读艺术专业,获得Wayne Thiebaud,Fred Dalkey,Jack Ogden,Manuel Neri,Roland Petersen,以及David Hollowell等名师的指点,并于1994年在导师Oliver Jackson的指导下获得艺术硕士学位。

  王健的早期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比如他自我调侃笑称“年轻潇洒”的自画像,就隐约有照片的效果。这一风格直到现在依然贯穿于王健的创作中,他所有的人物画都用模特,所有的风景画都曾经现场亲历。朋友去夏威夷度假归来,秀给他美丽的风景照,问他是否可以依样画一幅油画,也被他处于对写实性的追求而拒绝。

  在后来的作品中,王健逐渐融入表达主义元素。走入展厅,对面正墙上的两幅人物画给人以震撼的流光溢彩之感。王健以显著的油墨线条和醒目的色彩,将人物的复杂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融合风格,王健既描绘了现实主义的具象,又体现了表达主义的飘逸。他表示,如果观众观看他的画时,远看有画的整体景感,近看亦可欣赏其中的颜色堆积的美,进而领略他绘画的过程,感受油画的生命,那么他的创作就达到了效果。

  王健的作品以油画为主,也有雕塑和素描,而其广泛的题材则包括人物、静物和风景等。对于创作手段和题材的多样化,王健指出艺术领域的新突破,往往来自于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此外,他受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影响,更愿意成为一个通才(renaissance man),也希望多方面的尝试可以为他带来启发和灵感。

  王健曾经在纽约、华盛顿、亚特兰大等地举办过五十多次个人作品展,不断进取,成功来自常时间的辛勤劳作。女儿王姝雅从小亲眼目睹父亲的努力,以致她现在对于父亲很大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他不要忙得耽误了吃饭。对父亲的成就,王姝雅深感自豪,特地从芝加哥飞来参加展览的开幕式以表达支持。

2007年4月12日

作者:刘卫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