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虽然是候鸟式生活,但创作不能停下来”。因为工作调动,浙江当代水墨艺术家桑火尧 (雅昌指数54↓) 在北京搞了一个新工作室,不过,他每个月仍会回到杭州凤凰山脚的工作室进行创作。
各种展出也没有停。眼下,桑火尧的境象绘画与“桑式方块”作品正在和平会展中心展出;今天,他的个展《桃花江上——桑火尧境象水墨作品展》又在上海红坊艺术区华氏画廊举办,展出他的最新创作;接下来,还有下周举行的第十八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以及月底的北京苏富比拍卖……今年将是桑火尧努力推动中国当代水墨的一年。
近几年,中国当代水墨不断在国内外拍卖会及大型展览中出现,国际市场对其认可度大幅提升。具体到水墨艺术家身上,一直活跃在国内外艺坛的艺术家桑火尧是其中的典型例子。从2011年桑火尧的境象水墨作品入选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始,到连续四年7次入选香港苏富比拍卖,桑火尧的作品受到越来越多国际藏家关注和市场的认可。桑火尧说:“中国当代水墨开始进入国际鉴藏界的视线,成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对东方文化的认同感。”
桑火尧的水墨创作有很强的“识别度”,这些作品没有国画里的线条,画面都是由密密麻麻的块面所组成。许多方块叠放到一起,自然交叉,形成天然肌理。有些抽象,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完全不像。“水墨艺术家应该呈现给大众更丰富的作品,而不仅仅只是传统的梅兰竹菊”,桑火尧说,他的观点是:像与不像只是人们评判艺术作品的一种本能,而审美能力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这就需要有更多元的艺术形态进行补充。
在他之前,没人会想到原来水墨还可以这样画,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劳尔·萨穆迪奥在看完桑火尧的《方块》系列后评论:“保罗·塞尚的‘通道’是一项将几何图案渗透到色彩中的技术。这种技术被毕加索合成到他的立体派作品中,被桑火尧运用到明白无误的当代时尚中去。”
作者:余夕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