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明代的“魂瓶”谷仓罐

2015-04-16 15:21

酷爱收藏之人,一生中最喜的时刻莫属于见到心仪藏品的一刹那。前几天,我一个老家的亲戚打来电话,说村里有一家人在野外挖土填坑的时候发现一个瓦罐,看样式年代很久远,村里人知道我对古董感兴趣,就让我回去看看,看有没有收藏价值。

  放下电话后我就立刻驱车往老家赶。一路上内心特别兴奋,因为我根据亲戚的叙述,已经知道那应该是个很有收藏价值的谷仓罐。到了老家,当我亲手触摸到这个年代悠久的谷仓罐时,那种喜出望外的激动让我差点失态。

  该谷仓罐高49cm,圈足直径11cm。罐身盘口鼓腹,下部微收。此罐整器形体稍显硕长,通体施青釉,装饰性较强。罐身上塑飞鸟、猴子、龟、犬各数只。罐身顶部塑三层庭殿式楼台,并塑有阙、钩栏、庭廊、观楼。罐身及楼台上塑有虎、蜥蜴、犬、猴等动物,还塑有侍俑、弹琴等杂俑数人。整个器物造型优美,各种堆塑神态极为生动。楼阁翘角飞檐,殿宇巍峨,气势轩昂,蔚为壮观。据我多年的收藏经验来看,我认为应该是明代的民窑烧制。

  谷仓罐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自六朝至元明,谷仓罐就被作为一种专门限用于陪葬的模型明器,被后人称作“魂瓶”,即死者灵魂的栖息地或寄托物;同时,其新异多姿的造型和纷繁复杂的装饰题材,又使它得到了“堆塑人物罐”、“飞鸟人物罐”和“堆塑谷仓罐”的美称。所以在现在的收藏界,大家普遍认识谷仓罐与堆塑罐是同一种器物。所谓的堆塑罐,在以往发表的考古报告、简报和报导中名称各异,有五罐瓶、五联罐、堆塑瓶、飞鸟人物罐、堆塑谷仓罐、百戏飞鸟谷仓罐、人物楼阁罐、魂亭、魂瓶、神亭壶等等诸多称谓。

  古代瓷器制作者在众多的器物造型中选择罐作为谷仓罐的主体型制,可谓独具匠心。早在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中出土的绘有人面纹、人面鱼纹和鹿纹的精美彩陶盆,就是瓮棺的盖子,在它们的底部,还往往有意凿留小孔,似为死者提供灵魂进出的通道。汉代流行的以随葬明器面目出现的罐形陶仓,内置放多种谷物,外壁书写具有象征性的谷物数量。随着时光流转到明朝,谷仓罐才有了比较固定的堆塑模式,清代也只是延续明朝一贯的风格。


作者 郭彦宏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