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17 11:22
图注: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会现场
近日,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会在广东顺德召开,终审评委阿来、徐敬亚、阎晶明、程光炜、程永新、谢有顺、帅彦齐聚。本届终审会讨论与投票环节持续近3小时才结束,各奖项得票也较为接近。4月25日,由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体育局)、顺德区北滘镇人民政府、顺德区陈村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将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举办颁奖典礼,各个奖项最终的获奖者将在颁奖典礼上公布。
5个人都是杰出作家
今年的评审仍分提名、终审两个环节。11名提名评委经三轮提名,评出“年度杰出作家”、“年度小说家”、“年度诗人”、“年度散文家”、“年度文学评论家”、“年度最具潜力新人”6个奖项,各奖项5名候选人的提名名单。随后,7名终审评委再经两轮实名投票,从每个奖项的候选作品中选出最后的获奖者。
评议“年度杰出作家”是每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重头戏,本届进入最终提名的作家有钱理群、邵燕祥、贾平凹、王蒙、西川,各自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凭作品《老生》进入提名的作家贾平凹,就曾凭借长篇作品《秦腔》获得过第四届的“年度杰出作家”。
谢有顺在评议“年度杰出作家”人选时第一个发言。在他看来,初看过去,这5个名字给谁都没有问题,从他们在文坛的地位、写作的努力、作品的体量来看,感觉他们都是杰出作家。“不过我会在贾平凹和王蒙之间进行抉择,”谢有顺表示,王蒙与贾平凹的作品在某一个程度上也可以反映,这两个作家在这一个时期的写作水准。他认为,王蒙那种铺排的语言、涛涛不绝的话语风格,好像是不可重复的;贾平凹的新作则看得出一个作家在写作上的那种变化、努力以及探索。
徐敬亚与帅彦则提到了邵燕祥的作品《一个戴灰帽子的人》。徐敬亚认为,虽然这一文本并没有呈现出与邵燕祥那种沉重经历所适应的叙事,但总体来看,他挺希望邵燕祥能获奖。帅彦则认为,邵燕祥写出了1960至1965年间,那段在中国当代史中有特殊意义的历史。
徐则臣、路内成长很大
在“年度诗人”的评选中,评委徐敬亚力挺诗人沈苇和余怒,还在现场分别朗诵了余怒的《主与客》、《轻信之年》以及沈苇的作品《昭苏之夜》。有趣的是,终审会前一天,恰逢2015世界睡眠日,徐敬亚还专门挑选了上述3首与睡眠有关的诗歌创作。“有点让人左右为难。”徐敬亚说,这两个人的诗是如此的不同,一个那么细碎,一个那么辽阔;一个那么微妙,一个那么粗犷。阿来也认同徐敬亚的说法,他认为沈苇的作品是走向一个更广阔存在,而余怒的诗歌则有很多特别深入自己内心的东西,都非常不错。
“年度小说家”的评选,评委更多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程永新表示,若是把贾平凹的长篇作品《老生》放进来一同对比的话,2014年,徐则臣、宁肯、贾平凹的3部作品是比较重要的,“这3部作品均体现了当代作家对文体的一种自觉的探索。”徐敬亚则表达了对蒋晓云《桃花井》的偏爱。他说,写诗的人其实比较在乎语言,而《桃花井》里面含的味道还是很足的。谢有顺则表示,本届“年度小说家”提名中,像徐则臣获过“年度新人”,而路内也多次被提名新人奖,现在他们都来竞争“年度小说家”奖,看得出有很大的成长。
“年度散文家”评选中,阎晶明对沈昌文的作品《也无风雨也无晴》做了重点推荐。他表示,该作品中既有沈昌文对人性复杂的评价,同时也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解剖,而且这种解刨不是一个姿态性的、狡猾的、还有一定的坦率性。谢有顺则在谈到沈昌文之外,也提到毛尖,“她提供了另外一种趣味,跳跃、幽默、灵动”。
“年度文学评论家”的评选中,被提名的5人均来自高校,各有特点,也让终审评委投票时很犹豫。“年度最具潜力新人”的评选中,终审评委对余秀华以及文珍的作品讨论较多,对进入提名的作品予以好评的同时,也谈了这些作品有待完善的地方。
阿来、谢有顺对谈“大视野中的文学”
终审会召开前一天,第13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终审评委阿来、谢有顺,在陈村花卉世界以“大视野中的文学”为题展开对谈,就“文学的边界”、“写作是否受文体所限”等问题,与到场的400余名听众进行分享。
文学的边界在扩大
“文学的边界,在今天是否需要扩大?”谢有顺举例称,在“五四”以前,甚至连小说都不被认为是文学中的一类。“当我们回头看,那个时期的文学观念是否需要更新,文学的边界是否需要扩大?”谢有顺认为,当下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谢有顺说,我们现在认为的不符合传统文学规范的那样一类文字,它们是不是文学?或者说,应该在文学里给它们安一个什么名称?“包括我们现在办的文学奖,基本沿用传统的文体分类来评奖,也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他表示,如此多的网络这一块的作品,几乎没有进入我们的评奖视野。那又如何敢说,自己对文学的遴选,代表了华语文学当年度的最高水平?不过,谢有顺也同时提到,今年文学奖已专门对网络作家设置了奖项,就是走了很好的一步。“文学在发生变化,文学的边界在发生扩大,这也意味着,受众阅读群,包括阅读的趣味也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文体不应该被束缚
对此,阿来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去年出的书《瞻对》,后来引起一些争议,他觉得或许也和文体有一些关系。“不少人并不知道应该将《瞻对》归类到什么问题类别下。”作为一位作家,阿来表示,如果把自己创作的内容,都一定要纳入到一种特别规定的文体当中来进行表达的时候,或许受到了某种束缚。而当遇到这样束缚的时候,阿来也愿意进行文体上的实验。
“其实就是我们对日常说话的模仿。”谢有顺认为,在突破文体的限制之后,反而可以进入一种比较自由的状态。他表示,如果能回到我们日常说话的状态,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或者说一种很好的写作的探索。
“年度网络作家”引发火爆投票
今年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一个重大变化,即在奖项设置中增设“年度网络作家”奖项,奖金共3万元,下设3个子奖项“年度都市情感类”、“年度军事历史类”和“年度玄幻科幻类”,各评选出一部获奖作品。据悉,4月13日,网络投票截止,3个单项共计30部提名作品已经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决出了各单项的前两名。(登录战略合作门户搜狐文化了解提名作品情况)
数据显示,“年度都市情感类”得票最高的前两名为作者舞非的《腹黑谋少法医妻》及柳下挥的《火爆天王》,两部作品分别获得总计184128及160916的票数。而在军事历史类别中,蓝色狮的《锦衣之下》以167606的票数获得第一,而由赵熙之创作的《古代贵圈》则以141925的票数排到第二的位置。此外,玄幻科幻类别中得票最高的,则是“狂奔的蜗牛”的《战鼎》,轩辕亮的《剑凌九重天》以116358的票数排名第二。
考虑到网络文学在媒介与审美等方面的独特性,增设的“年度网络作家”并不与其他六个奖项一起评选,而是单独进行,采取大众评审与专业评审相结合的方法。“年度网络作家”评选分三步。首先是网站推荐作品,组委会与10家网络文学网站合作,由每个网络推荐6部作品,每个类别2部。今年合作的网站是晋江文学、红袖添香、纵横中文、网易云阅读、3G书城、言情小说吧、创世中文、云文学、云起书院、乐读中文。在网站推荐的基础上,组委会通过初步遴选,选出每个类别各10部、共30部作品作为候选作品。然后这30部作品在网上接受网络投票,通过网友投票多少,每个类别选出前两名,共6部作品进入最终的专业评审。
目前,“年度网络作家”的专业评审正在进行,评委共7人,由文学网站编辑和网络作家担任,在研读作品的基础上,他们将集体投票选出最后的3部作品,并最终在4月25日的颁奖礼上公布。
来源:凤凰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