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乡韵 纸本设色 180cm×47cm 2011年
捉迷藏是儿时经典的游戏,捉迷藏是这种游戏的大名。(当然前段时间“躲猫猫”这个小名更风行大江南北。)在陈琴的大山里,这个游戏叫“寻躲”,而在我们老家称为“藏猫儿”。
在我的儿时,这个游戏往往买一送一,配合着恶作剧:将小伙伴引诱至特定地点,然后一瓢冷水下去,当然这些发生在夏季。
在陈琴的儿时这个游戏却要文艺的多,被寻到的小伙伴要被罚唱儿歌:
红米线,尾巴长,
割头发,嫁姑娘,
姑娘矮,嫁老蟹,
老蟹八只脚,嫁罗缩,
罗缩穷,嫁裁缝,
裁缝缝得慢,
嫁老雁,老雁饥,
嫁竹鸡,竹鸡走,
嫁毛狗,毛狗钻进林,
打火团团寻,寻只烂冬瓜,
丢到河里喂鱼虾,
鱼虾长得大又大,
担到街上去卖,
卖到叶叶谷,
老公春,老婆刷,
刷到一大撮,
鸡扒柴,狗烧火,
猫姑盛饭养鸡母。
陈琴如果被捉到了,会如何呢?她用自己的儿歌教爷爷:
红鸡公,背冢冢,
舂米斗,看外公,
外公问我么事饭?
红米饭,么事红?
古老红,么事古?
牛屁股,么事牛?
青草牛,么事青?
竹叶青,么事竹?
灯盏插蜡烛。
“美丽的童年,纯净的如皎洁的明月,快活的如戏水的小鱼”
——摘自陈琴《山村山鼓山歌》第23页
山歌总是那么简单,和逻辑无关,但山歌也记载历史,那年那月有山歌为证:
到山来,
到山把山歌唱起来,
唱起山歌干劲大,
男女社员两边排,
前山种上油茶树,
后山梯田一排排,
丰收山歌随口来。
“插秧有插秧歌;挖山有挖山歌;娶亲有撒帐调、哭嫁歌;送葬有哭灵歌、抬丧歌;请神有请神曲、请神咒,甚至骂人也用歌来骂。”
——摘自陈琴《山村山鼓山歌》第30页
正如我们开篇的那首山歌:
我们山歌牛毛多
黄牛身上摸一摸
日里唱歌当茶饭
夜里唱歌当被窝
出门三步就唱歌
人人说我快活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