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08 00:00
▲点击蓝色「摄影世界」,一键轻松关注!
编辑 / 吴舢锟
艺术家 Antony Barbour 利用一种能产生类似于德罗斯特效应画面的 M.C. Escher 计算程序制作了本组摄影作品,程序的开发者并不是 Barbour 本人,但他在此基础上尝试了许多新技巧——也因此废了好几台电脑,数量不多的照片却张张来之不易。
德罗斯特效应(Droste effect)是递归的一种视觉形式,指一张图片的某个部分与整张图片相同,如此产生无限的循环。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现在有不少的软件和教程帮助大家较快掌握制作技巧。
顺带科普一下,德罗斯特效应的名称来源于荷兰著名厂牌德罗斯特可可粉的包装盒,盒上的图案是一位护士拿着一个有杯子及纸盒的托盘,而杯子及纸盒上的图案和整张图片相同,这张图片从1904年起开始使用,数十年间只进行了一些小幅的调整,后来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
来源:摄影世界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