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汇 | 推介】书写的现代主义终结:从井上有一、李禹焕到张羽

2015-06-09 00:00

书写的现代主义终结:从井上有一、李禹焕到张羽
策展人:朱其
艺术家:井上有一、李禹焕、张羽
开幕时间:2015年7月24日
展览时间:2015年7月24日一9月24日
主办: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协办:韩国光州美术馆、三尚当代艺术馆、大象艺术空间馆

展览地点:台北艺术大学关渡美术馆

策划理念


从元四家的“写意”到晚明徐渭、八大的“大写意”,中国的文人画传统以笔墨的诗学为中心。进入20世纪的“新国画”的现代改造,走一个以西画为参照系的图像写实主义和现代形式主义的误区。 二战以后的五、六十年代,井上有一重新沿着晚明“大写意”的笔墨书写的脉络,将中国的书法转换为一种书写表现主义,将书法的书写变为一种抽象主义的书写,将绘画中的书写单独作为一种书写现代主义。七十年代,李禹涣将毛笔的笔触、笔线形式单独作为一种书写性的痕迹,并探讨笔触与空白的关系。尽管他不是使用传统的毛笔,而是一种排笔,但他将笔触、笔线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形式。 九十年代,张羽从“灵光”到“指印”,彻底放弃了毛笔,但仍保留心手、意念和纸的基本关系,从而终结了水墨的书写。


井上有一


井上有一 《豪》130.7×180.4cm 纸本水墨 1960年


井上有一《花》 136.4×146.8cm 纸本水墨 1968年


井上有一《阿》 99.5×182.5 纸本水墨 1961年


他们三个人都是在中国画内在的形式和观念上实践了语言上的现代性,即在笔墨诗学、禅宗及书写上,保持了与传统的内在脉络的延续性,但又避免了图像中心主义和对西方形式主义的模仿。 这三个艺术家来自中日韩,但中日韩的水墨画体系出走的现代主义,可以看作同一个艺术体系,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走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形式主义、抽象主义和观念主义的道路,二战后的这个艺术现象,有必要通过一个展览来作探讨和总结。


李禹焕《关系项-星之影》


李禹焕《从线开始》193.5×259cm 1979年


李禹焕《从点开始》 2014年


李禹焕《关系项-星之影》 2015年


张羽 《指印行为2007》宣纸、水、行为 700×110cm 2007年


张羽 《指印2004.8-1》276×220cm 宣纸,水墨,2004年


张羽 《发生1-7.2014.10.10—11.20》 瓷碗580只、龙井水 2014年


张羽 《上墨》透明亚克力箱 80×80×50×12cm 亚克力、宣纸、水、墨汁 广东美术馆 2014年


张羽 《上墨》(局部)透明亚克力箱 80×80×50×12 亚克力、宣纸、水、墨汁 广东美术馆 2014年


出版


《书写的现代主义终结:从井上有一、李禹焕到张羽》展览图录及研究性文集,分别由台北关渡大学美术馆、湖南美术出版社以中英文双语的形式出版两个版本。





来源:798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