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清代家具鉴赏:从《十二美人图》看雍正朝家具

2015-06-09 11:00

文/特约撰稿 朱宝力编辑/陈桂湖

华夏收藏网讯 上一个章节我们谈到清康熙朝中期至后期,黄漆地彩绘戗金家具与明式黄花梨家具二者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中式古典家具鼎盛发展的黄金时代。那么,到了清雍正时期,家具又体现出哪些特点和艺术成就呢?

人物名片>>>

朱宝力,1971年进入北京金漆镶嵌厂,曾任修旧组负责人,2002年成立万华堂明漆艺工作室,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工作委员会委员。

雍正帝:励精图治的家具行家

清世宗胤禛的年号为雍正(公元1722~1735年),他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对于“康乾盛世”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贡献。雍正帝的文化艺术修养很高,喜欢漆饰家具,经常对御用家具的设计制作提出改进的要求,也比较“在行”,不拘泥于形式。例如,据清内务府档案记载,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九月初四日,郎中海望持出榆木罩漆膳桌一张,奉旨:“尔等做漆桌时照此桌款式,将上面水栏边放宽,批水牙收窄,其批水牙有尖棱处着更改,腿子下截放壮些,不必起线,上面应画何等花样,尔等酌量彩画。”漆饰家具的木胎不铲边线易于刮灰和打磨,而在彩绘的时候描上边线会更显整齐。所以,“不必起线,上面应画何等花样,尔等酌量彩画”——这是很在行的指示。

谈到雍正朝的家具,就不能不提《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的十二幅组画(也称《十二美人图》)。因为带有雍正年款的家具太少,难以了解雍正朝家具的风格特色,而这组写实性工笔人物画中描绘有多件不同材质和工艺的家具,代表了雍正帝的审美趣向,可以作为鉴定和研究雍正朝家具,特别是宫廷家具的参考标本。

“观书沉吟”之坐具与方桌

图1 观书沉吟图1 观书沉吟图1-2 观书沉吟 的局部特写图1-2 观书沉吟 的局部特写

图1是组画之一的“观书沉吟”,它描绘的是一个汉装少妇读诗沉吟的场景。画中有香几、绣墩、方桌等三件家具,其中香几是经加工的天然树根制品,本文暂且不谈,重点谈谈后两件家具。

画中的绣墩是一件玲珑清雅的鼓形坐具,腰部挖有五个椭圆开光。有人认为是瓷墩,但从开光的面积分析,应为木质髹漆。其通体髹绿色彩漆,描绘有缠枝莲纹。从色泽观察,其纹饰的工艺似为锼银,即以色漆描绘花纹以后,待其半干之时,用丝棉球蘸取银粉从花纹边缘向内揩擦,使之产生明暗立体感,日本称为“消粉莳绘”。这是一件洋漆或者仿洋漆工艺的制品。康熙后期,精巧别致的东洋(日本)漆器进入清朝宫廷,为皇室贵族所欣赏,并由造办处逐渐开始仿制,观此绣墩可见一斑。

再说画中的方桌,从设色和木纹的表现观察,应该是黄花梨材质的。其桌面为攒框作,镶大理石心,桌沿打洼,矮束腰;牙子和桌腿为直方形,内弯小马蹄足;腿间有罗锅枨加双环卡子花,罗锅枨的两端变化为攒回文拐子;牙板、桌腿及罗锅枨的边缘起灯草线。从造型的线脚和内弯小马蹄足来看尚有明代遗风,而攒回文拐子则属典型的清代风格,因此,该桌为年代相对偏晚的清作明式硬木家具。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