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传是2016春拍推出清中期粉彩博古纹挂屏

2016-04-22 10:35

  在北京传是2016年春季拍卖会中,文房杂项板块将推出一件粉彩博古纹挂屏。此拍品工艺精湛,颇具文人品味,是典型的清中期时期宫廷悬挂装饰之器。

  

  清中期 粉彩博古纹挂屏 瓷器 长132.5cm

  粉彩博古纹挂屏呈长方形,为清宫常见的花篮式挂屏式样。以硬木为框,镶嵌瓷板组成传统的博古事事如意图案,包括盆花、柿子、寿桃、蝙蝠、如意等图案,布局舒密有致,纹饰富贵吉祥。其工艺采用捏塑、镂雕、减地浮雕等手法,所施彩釉亦贴近实物,象形相生,生动自然,风格少见。

  挂屏作为殿堂墙壁上的一种特殊的装饰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挂屏是屏风的一种,是随着屏风类家具的发展演化而成。西周时期,屏风即已出现,当时称为“戾”,又称“黼扆”,是古时天子座后的专用的器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屏风在保持原有挡风、隔断、遮蔽等实用性的同时,更注重其室内装饰的作用,形制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常见有座屏、围屏、砚屏等;挂屏就是这类兼具装饰功能的屏风发展到后来的产物。宋代以后,亦有用石、玉、竹等用料雕刻成的类似挂屏的装饰品。

  至明清期间,随着大量名贵硬木在家具制作业中的应用,以及技术精湛的木质装饰工艺的出现,挂屏已摒弃了屏风原有的实用功能,而成为集镶嵌、雕刻、刺绣和诗书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的装饰陈设用艺术品。随着清代内务府造办处的设立,其制做工艺和艺术水平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内务府造办处制做的挂屏数量之丰,使得挂屏得以在宫室苑囿中大量使用,成为清代宫廷陈设的常用陈设。民国时期,挂屏得以延续。近些年,挂屏重新受到重视,收藏和悬挂它的家庭更是越来越多。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