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国画应追求精髓的传统章法

2016-04-25 13:39

  ■胡红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胡怡斐(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结识著名国画大家周公彦生先生,应该说是一种缘分,谁让他也和我一样,是喝那黄河水、踩那黄土地长大的。这乡情悠悠、细水长长的乡思,自然也就容易在他乡 遇到故知了。当然,我们这对故知,在早前的故乡——古城洛阳时,是从没有见过面的。因为,他年长我近二十岁。我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行,只能是神交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周彦生考入广州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在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等大师门下潜心学画。此遇,更让先生如虎添翼,特别是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上,可谓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当代有独到成就的工笔花鸟画大家(著名美术理论家迟轲教授语)。

  读周彦生的画,你会常常被那固有的诗情画意所吸引。不管你是青年书生,还是髦耋老人,都会细心品味,不忍离去。因为,画面中那大自然的美好篇章、那生活中 的浓郁气息,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她会拨动你心间的一弘碧水,让你兴奋,让你惊叹,让你感悟人生的美好,让你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贵。

  周彦生的工笔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当代奇葩。这点已是画坛形成的共识。自宋以来,工笔花鸟都以清淡、典雅成为一路,且多以小幅见长。而周公却在继 承清雅的基础上,冲破旧制,将火辣辣的、强烈的生活画面,铺天盖地地展现出来。他崇尚传统的笔墨神韵,崇尚中国画的基本语言,更崇尚石涛那“笔墨当随时 代”的笔墨发展规律。他主张国画的精髓应该是继承传统的古韵章法,吸收时代的精华“美音”,表现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表现中国几千年留下的民俗、民风、民 情、民心和文化传统;表现大江南北的盎然春意、姹紫嫣红。

  而周彦生正是用谨严精巧的线条、层层渲染的意境、勾勒精到地表现着生活的质真和南国山川的朝气。这精到的笔墨、大胆的用色、巧妙的构图、以神写形、形神兼 备地表现祖国秀美山川、自然韵致的画风,不正是周彦生所追求的艺术风格吗?著名国画大家方楚雄教授说得好:“(周彦生的画)是宋以来的一个突破,在全国是 一个大的创举。其艺术风格与古人拉的很开,创新式的创造了工笔画的一种大气势、大格局。”

  (因版面所限,本版文字有删减,标题为编辑后拟)

来源:新浪收藏中国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