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唐代百戏俑等近百件新疆古代舞乐文物亮相沈阳故宫

2016-05-02 00:34

  新华社沈阳4月30日专电(记者赵洪南)3000年前先民们祈求人丁兴旺热烈舞蹈的岩画,栩栩如生、舞姿各异的唐代百戏俑等近百件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珍品于近日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展出,徜徉其间,让观众真切地体会到古代新疆文明的博大与辉煌以及丝绸之路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说,该展览收集了新疆境内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精美舞乐文物,近百件参展文物中,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气息。

  新疆自古以来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和纽带。白文煜说,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不仅繁荣了贸易、传播了文明,更让新疆成为华夏文明与多个其他古老文明交流对话的国际大舞台,而“舞乐文化”正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强音之一。

  早在约3000年前,东西方舞乐艺术交流的盛会就在新疆的天山脚下拉开序幕。先民们以翩翩起舞表达丰富的情感,讴歌生命、智斗野兽、欢庆丰收……他们将 舞蹈场景刻画于岩壁之上,或将舞蹈画面作为图案对衣物进行装饰。不仅如此,人们还将舞乐情景保留在了各类文化古迹之中,生动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舞 乐表演。唐时从西域传入的胡旋舞在长安风靡一时,著名诗人白居易观看后曾写下“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的诗 句。

  白文煜说,从新疆石窟壁画中所绘的琵琶、箜篌、阮咸、筝、笛、羯鼓、腰鼓、答腊鼓、拍板等乐器看,新疆古代舞乐艺术是极为丰富的, 一些乐器传入中原后成为宫廷音乐及俗乐演奏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资料说明在多民族聚集、多元文化交汇大背景下产生的舞乐艺术,始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 的最佳美景、最妙弦音。”

来源:新浪收藏展览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