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宁波民间藏元代遗物展在宁波服装博物馆开展

2016-05-03 15:04

  昨天,《穿越七百年—宁波民间藏元代遗物展》在宁波服装博物馆开展。邵宏国、王定海、王建明等10位宁波民间藏家将他们收藏的元代遗物集中起来,进行一次整体的展示。展出的藏品包括瓷器、钱币、铜权等元代遗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宁波城市改造所产生的弃土中。

  10位宁波民间藏家为什么会把目光投向元朝?这些元代的器物又各有哪些亮点?

  在展厅中,刻着“杭州路”“绍兴路”的秤砣样遗物尤其醒目。“对,这是元代铜权,也就是现在老百姓(603883,股吧)俗称的秤砣,在元代是官方发放的标准度量衡。”藏家王建明兴致勃勃地介绍说。

  铜权看上去精巧,其实分量很重,写着“绍兴路总管府大德元年造”的铜权竟有473克。他指了指一旁的展柜,“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石头、陶、泥制造的秤砣,在古代,陶、泥制造的秤砣是民俗用品,因为"权"象征权力,寓意很好,多被用来陪葬。”

  在展出的元代钱币和瓷器中,有一种特殊的文字,看上去很像藏文。藏家王建明说,这叫“八思巴文”,是一种消失的古文字。“八思巴是忽必烈的国师,他为蒙古人创造了这种文字,是音阶文字,需要组合起来读,单个字没有什么意义。”他介绍说,八思巴文创建的目的是为元朝皇家贵族使用,一般人根本不能接触到。

  “元朝被世人称为短命王朝,存在的时间只有98年,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了元代的器物上—既遗留着两宋时期的影子,又有着草原文化的粗犷和豪迈,由此具有了独特的元代气息。”10位宁波民间藏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举办这次公益展的初衷,是让参观者穿越时空,感受700年前的生活与文化,感受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所创立的朝代文明。

  本次展览由宁波服装博物馆、鄞州区收藏家协会、宁波市票证收藏协会(筹)等联合主办,将持续至5月29日(每周一闭馆)。

来源:华夏收藏网-市场行情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