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汪庆
院校:湖北美术学院
专业:油画系
作品名称:形而系列1
油画100×80cm布面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这批作品与人类谓之世界里的可见或不可见的任何事物无关,不言不语,无用的却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需品。物质的总是在流变。而形而上的精神则是永恒不变的。沉迷物质的人们盯着脚下的道路,却永远看不清自己的宿命,在这无意义的世界中寻出意义来,也许是我或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吧。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让我感兴趣或者能激发出一种特殊情感和联想的存在物,在大千世界中选取符合自我内心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转化成为审美形式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采用综合材料和油画的结合,形成不同的肌理,运用形式构成、色彩对比和材料语言的转换为表现手段,转化出带有个人审美情趣和意味的图像。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形而系列2
油画100×80cm布面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这批作品与人类谓之世界里的可见或不可见的任何事物无关,不言不语,无用的却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需品。物质的总是在流变。而形而上的精神则是永恒不变的。沉迷物质的人们盯着脚下的道路,却永远看不清自己的宿命,在这无意义的世界中寻出意义来,也许是我或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吧。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让我感兴趣或者能激发出一种特殊情感和联想的存在物,在大千世界中选取符合自我内心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转化成为审美形式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采用综合材料和油画的结合,形成不同的肌理,运用形式构成、色彩对比和材料语言的转换为表现手段,转化出带有个人审美情趣和意味的图像。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形而系列3
油画100×80cm布面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这批作品与人类谓之世界里的可见或不可见的任何事物无关,不言不语,无用的却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需品。物质的总是在流变。而形而上的精神则是永恒不变的。沉迷物质的人们盯着脚下的道路,却永远看不清自己的宿命,在这无意义的世界中寻出意义来,也许是我或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吧。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让我感兴趣或者能激发出一种特殊情感和联想的存在物,在大千世界中选取符合自我内心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转化成为审美形式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采用综合材料和油画的结合,形成不同的肌理,运用形式构成、色彩对比和材料语言的转换为表现手段,转化出带有个人审美情趣和意味的图像。
导师评语:
作品名称:形而系列4
油画100×80cm布面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这批作品与人类谓之世界里的可见或不可见的任何事物无关,不言不语,无用的却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需品。物质的总是在流变。而形而上的精神则是永恒不变的。沉迷物质的人们盯着脚下的道路,却永远看不清自己的宿命,在这无意义的世界中寻出意义来,也许是我或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吧。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现实生活中让我感兴趣或者能激发出一种特殊情感和联想的存在物,在大千世界中选取符合自我内心创作素材,通过艺术化的处理转化成为审美形式作为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采用综合材料和油画的结合,形成不同的肌理,运用形式构成、色彩对比和材料语言的转换为表现手段,转化出带有个人审美情趣和意味的图像。
导师评语:
艺术家简介:姓名:汪庆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5年6月 籍贯:安徽 巢湖 研究方向:当代油画语言研究 教育背景 2005.9——2009.6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油画系 (本科) 2012.9——2015.6 就读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参展经历 2009年 毕业论文《论—蝴蝶效应》获湖北省优秀论文 毕业创作《蝴蝶效应系列》评为学院优秀作品并留校收藏 绘画作品《素描头像》入选全国大学生美术年鉴 2012年 作品《山间》 湖北美术学院秋季写生展 2013年 作品《蝴蝶效应》城市边缘---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2013年 作品《缠》《线》‘青春起航’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2014年 作品《关于蓝色的记忆》奖学金作品展 2014年 作品《37.2℃》大学生艺术节作品展 作品《蓝》湖北美术家协会“艺术之星”作品展学术奖 2014年12月29日长江日报T14 艺.境年度青年艺术家特辑 专版报道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