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赵俊皓毕业作品_雕塑系

姓名:赵俊皓

院校:西安美术学院

专业:雕塑系

作品名称:琴韵.高山流水系列

雕塑150×35×30cm石雕创作年代2014

作品故事:作品以古琴为依托,通过传统木雕手法展现琴曲《高山流水》中急缓韵律、深邃意境幻化出作品中重峦叠嶂的奇峰峻岭以及琴声流转,韵长不绝,曲径通幽的意象性旋律。

导师评语:该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能关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对古代雕塑有独到的理解,能用当代雕塑的创作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表达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现。

作品名称:琴韵.高山流水系列

雕塑150×35×30cm石雕创作年代2014

作品故事:作品以古琴为依托,通过传统木雕手法展现琴曲《高山流水》中急缓韵律、深邃意境幻化出作品中重峦叠嶂的奇峰峻岭以及琴声流转,韵长不绝,曲径通幽的意象性旋律。

导师评语:该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能关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对古代雕塑有独到的理解,能用当代雕塑的创作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表达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现。

作品名称:丝路遗梦系列5

雕塑70×65×10cm石雕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丝绸之路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并逐渐深入中亚内地。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带来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我于2017年以西安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进行考察,并为沿途中的建筑及景观所震撼,《丝路遗梦》系列作品便是以途中大雁塔、嘉峪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一些风化的关口为蓝本进行创作,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广袤的天地及这条道路所诉说的不朽传奇。

导师评语:该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能关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对古代雕塑有独到的理解,能用当代雕塑的创作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表达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现。

作品名称:丝路遗梦系列4

雕塑120×40×40cm石雕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丝绸之路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并逐渐深入中亚内地。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带来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我于2016年以西安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进行考察,并为沿途中的建筑及景观所震撼,《丝路遗梦》系列作品便是以途中大雁塔、嘉峪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一些风化的关口为蓝本进行创作,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广袤的天地及这条道路所诉说的不朽传奇。

导师评语:该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能关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对古代雕塑有独到的理解,能用当代雕塑的创作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表达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现。

作品名称:丝路遗梦系列3

雕塑70×25×25cm石雕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丝绸之路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并逐渐深入中亚内地。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带来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我于2015年以西安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进行考察,并为沿途中的建筑及景观所震撼,《丝路遗梦》系列作品便是以途中大雁塔、嘉峪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一些风化的关口为蓝本进行创作,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广袤的天地及这条道路所诉说的不朽传奇。

导师评语:该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能关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对古代雕塑有独到的理解,能用当代雕塑的创作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表达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现。

作品名称:丝路遗梦系列2

雕塑60×60×15cm石雕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丝绸之路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并逐渐深入中亚内地。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带来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我于2014年以西安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进行考察,并为沿途中的建筑及景观所震撼,《丝路遗梦》系列作品便是以途中大雁塔、嘉峪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一些风化的关口为蓝本进行创作,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广袤的天地及这条道路所诉说的不朽传奇。

导师评语:该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能关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对古代雕塑有独到的理解,能用当代雕塑的创作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表达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现。

作品名称:丝路遗梦系列1

雕塑65×65×27cm石雕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丝绸之路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并逐渐深入中亚内地。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带来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我于2013年以西安为起点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进行考察,并为沿途中的建筑及景观所震撼,《丝路遗梦》系列作品便是以途中大雁塔、嘉峪关、玉门关、汉长城及一些风化的关口为蓝本进行创作,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广袤的天地及这条道路所诉说的不朽传奇。

导师评语:该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能关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精神,对古代雕塑有独到的理解,能用当代雕塑的创作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表达有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现。

作品名称:《琴韵·高山流水》1

雕塑150×35×30cm木雕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乐器古琴演绎出来的名曲,作品以古琴为依托,通过传统木雕手法相结合,古典音乐中的急缓韵律、深邃意境,幻化出作品中重峦叠嶂的奇峰峻岭。以实体的雕塑手法表现琴声流转,韵长不绝,曲径通幽的意象性旋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永传承,知音共赏一琴韵。

导师评语:赵俊皓同学的毕业创作《琴韵·高山流水》大胆地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他对中国传统古典高山流水意境的理解,用定格的音符和琴弦的变化,组合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山水画造型。

作品名称:《琴韵·高山流水》2

雕塑150×35×30cm木雕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乐器古琴演绎出来的名曲,作品以古琴为依托,通过传统木雕手法相结合,古典音乐中的急缓韵律、深邃意境,幻化出作品中重峦叠嶂的奇峰峻岭。以实体的雕塑手法表现琴声流转,韵长不绝,曲径通幽的意象性旋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永传承,知音共赏一琴韵。

导师评语:赵俊皓同学的毕业创作《琴韵·高山流水》大胆地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他对中国传统古典高山流水意境的理解,用定格的音符和琴弦的变化,组合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山水画造型。

作品名称:《琴韵·高山流水》3

雕塑150×35×30cm木雕创作年代2015

作品故事:《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乐器古琴演绎出来的名曲,作品以古琴为依托,通过传统木雕手法相结合,古典音乐中的急缓韵律、深邃意境,幻化出作品中重峦叠嶂的奇峰峻岭。以实体的雕塑手法表现琴声流转,韵长不绝,曲径通幽的意象性旋律。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永传承,知音共赏一琴韵。

导师评语:赵俊皓同学的毕业创作《琴韵·高山流水》大胆地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他对中国传统古典高山流水意境的理解,用定格的音符和琴弦的变化,组合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山水画造型。

艺术家简介:赵俊皓,男,2012年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2015年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毕业。

阅读原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