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05-18 14:20
佳士得
去年佳士得香港秋拍期间,常玉的经典作品《瓶菊》於「先锋荟萃」特拍拍场甫一亮相便引起轰动,在经过现场藏家和电话藏家的一番激烈竞投後,最终以1.0358亿港元的高价成交。本年度香港春拍期间,佳士得将再度於5月27日的晚间拍卖上,隆重呈献一幅常玉花卉题材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白瓶花卉》。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先锋,常玉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写意与写实、潮流与经典、个人与时代的汇流之中游走探索,撷取中西精萃,堪称完美典范。在同时期众多杰出巴黎画派艺术家中,他绝对是深具个人风格与理念的一位,被视为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东方画家之一。
《白瓶花卉》完成於1930年代,可谓常玉同时期花卉题材中尺幅庞大且构图用色极为用心的精品,画中以白、黑、粉红三种色彩组合并在结构空间上展现了艺术家细腻精准的安排巧思。
在《白瓶花卉》中,常玉以若隐若现的灰白线条以及白色色块简单勾勒出花瓶形体,且瓶围晕染着各种不论是娇柔妩媚或清新高雅的植物花株之间的留白,加强了花卉绝美挺立於瓶中的风采,也带出前卫大胆的现代印刷版画效果。画面洗链简洁,突显花卉主题,流畅易懂。而花瓶背景及大片的乳白,其空灵的韵味更是一般西方绘画所未及之处,这也是常玉的绘画为何能赢得中西方的共同肯定与喜爱之处。
拍品编号12
常玉(中国,1901-1966)
《白瓶花卉》
油彩 画布
115 x 88 cm.
1930年代作
估价:港元 45,000,000 - 55,000,000
常玉油画创作的另一独特之处在於,他全然摒弃了丰富色彩的应用与细节的描绘。「黑」在中国有宗教的超越与生命的昇华意味,在中国上古时代,黑又为玄,即代表玄武——北方之神,而「白」在中国则代表着纯粹,是意识的全然转化,墨黑及素白在中国的绘画美学上是最能表现纯粹原始的自然之源。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所谓的「墨分五彩」,墨在素白的画面上所展开的是无限的心灵空间,而舍弃细节的描绘便是他专注线条轮廓在界定物体上所产生的粗细变化的结果。
在常玉1930年代的作品中,他试图以最低限的颜色来强调花卉静物画中的纯粹性与中国意境的传达,并在作品的构图中,将视觉上客观的物体简化加以单纯几何的背景构图来突显深邃的空间感,而在画中用笔末刮出或以不再加色的状态下展现由深至浅的叶瓣与花卉线条,让原本为虚的线条在黑底下变成实的空间。不仅如此,常玉将每一绽放花朵面向观者,却独留一朵花株加诸花茎与花托背向观者,此时《白瓶花卉》俨然由客体成为主体,自成天地,呼应中国天人相应的哲思,花卉不仅只是观者欣赏的客体,同时也成为常玉手中所描绘自成天地的主体。而那一朵朵盛开的粉红花朵,恰似在夜晚星空下绽放的花火,绽放着无比的圣洁与光辉。棱镜折射效果的画面让花瓶不对称,侧边留白的运用平衡整体画面不对称的视觉效果。
佳士得
去年佳士得香港秋拍期间,常玉的经典作品《瓶菊》於「先锋荟萃」特拍拍场甫一亮相便引起轰动,在经过现场藏家和电话藏家的一番激烈竞投後,最终以1.0358亿港元的高价成交。本年度香港春拍期间,佳士得将再度於5月27日的晚间拍卖上,隆重呈献一幅常玉花卉题材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白瓶花卉》。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先锋,常玉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写意与写实、潮流与经典、个人与时代的汇流之中游走探索,撷取中西精萃,堪称完美典范。在同时期众多杰出巴黎画派艺术家中,他绝对是深具个人风格与理念的一位,被视为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东方画家之一。
《白瓶花卉》完成於1930年代,可谓常玉同时期花卉题材中尺幅庞大且构图用色极为用心的精品,画中以白、黑、粉红三种色彩组合并在结构空间上展现了艺术家细腻精准的安排巧思。
在《白瓶花卉》中,常玉以若隐若现的灰白线条以及白色色块简单勾勒出花瓶形体,且瓶围晕染着各种不论是娇柔妩媚或清新高雅的植物花株之间的留白,加强了花卉绝美挺立於瓶中的风采,也带出前卫大胆的现代印刷版画效果。画面洗链简洁,突显花卉主题,流畅易懂。而花瓶背景及大片的乳白,其空灵的韵味更是一般西方绘画所未及之处,这也是常玉的绘画为何能赢得中西方的共同肯定与喜爱之处。
拍品编号12
常玉(中国,1901-1966)
《白瓶花卉》
油彩 画布
115 x 88 cm.
1930年代作
估价:港元 45,000,000 - 55,000,000
常玉油画创作的另一独特之处在於,他全然摒弃了丰富色彩的应用与细节的描绘。「黑」在中国有宗教的超越与生命的昇华意味,在中国上古时代,黑又为玄,即代表玄武——北方之神,而「白」在中国则代表着纯粹,是意识的全然转化,墨黑及素白在中国的绘画美学上是最能表现纯粹原始的自然之源。在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所谓的「墨分五彩」,墨在素白的画面上所展开的是无限的心灵空间,而舍弃细节的描绘便是他专注线条轮廓在界定物体上所产生的粗细变化的结果。
在常玉1930年代的作品中,他试图以最低限的颜色来强调花卉静物画中的纯粹性与中国意境的传达,并在作品的构图中,将视觉上客观的物体简化加以单纯几何的背景构图来突显深邃的空间感,而在画中用笔末刮出或以不再加色的状态下展现由深至浅的叶瓣与花卉线条,让原本为虚的线条在黑底下变成实的空间。不仅如此,常玉将每一绽放花朵面向观者,却独留一朵花株加诸花茎与花托背向观者,此时《白瓶花卉》俨然由客体成为主体,自成天地,呼应中国天人相应的哲思,花卉不仅只是观者欣赏的客体,同时也成为常玉手中所描绘自成天地的主体。而那一朵朵盛开的粉红花朵,恰似在夜晚星空下绽放的花火,绽放着无比的圣洁与光辉。棱镜折射效果的画面让花瓶不对称,侧边留白的运用平衡整体画面不对称的视觉效果。
来源:华夏收藏网-拍卖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