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求知风景画创作(节选)

  一

  每当我乘坐的飞机离开地面,我就不再面对操着方言的同机旅人,喜欢望着窗外变化的山水景致,于是心境便逐渐澄明起来。常常在此时我深深地感到如蚁般的人是多么渺小,人世是多么嘈杂和可笑,而广袤无垠的大自然是那样的实在和永恒!这种体验也同样产生于我游历山水之时。正是由于这烦燥与澄明的心理反差,我不断拉近了使我心灵震颤的自然风景的亲和感,不断顿悟着先贤们“澄怀观道”的哲理。早于西方风景油画一千多年产生的中国山水画,实在是东方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那只见山岭川流和云岚雾气而罕见人迹的山水画,无论后人如何评说,都是世人对伟大的自然谦恭的赞叹。

  人对大自然的喜好与恋情,根本上缘于人类与自然山水原本自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贯穿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哲学思辩和精辟概括。现代都市人返朴归真的心理趋向和人类生态文明的进步,是人类与自然亲和关系恒久性的充分印证。它表明,山水文化将伴随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直到永远。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山水画风景的艺术形式如何变化,艺术发展进程如何轮回,其本质内涵都不应也不会从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中抹去。

  二

  登山临水,在山水间畅神悟道和缘自自然风景的油画创作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画家面对自然山水客观地艺术再现和摆脱客观依据进行主观的艺术表现是不同的艺术话题。在风景画创作中,融入艺术主体独立的精神追求和个性语言风采的“第二自然”更具审美价值。
西方风景油画在中国的移植,使沉迷于山水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扩张了审美认知领域。现代风景油画在风格技法上多元丰富,令人深刻地感知到人与自然的多种现代性侧面,当代人类思维与审美的繁复纷杂和敏锐细腻也由此得以验证。中国风景油画家倚靠着沉积宽厚的中国山水画传统和承传久远的西方风景油画传统这两座高峰,当代风景油画原创性显得十分艰难却又充满希望。这两座高峰之间具有生机的开阔地,是风景油画家得以施展身手驰骋想象力的无限空间。

  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世界各民族和地区思想文化的相互沟通,交融互补,人类社会在未来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将越来越趋向一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由此展开其同一性和丰富性。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艺术创作,以独特视角感知和认识世界、并由其个体精神传导的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将是五彩缤纷的。

  艺术家应当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流,深刻感知社会涌动的脉搏,同时,应当关注自身的艺术问题,找到自身艺术发展的确定座标。我感到,在作品中,深度的艺术内涵折射出艺术家对世界的准确认知,充分的艺术个性展示出活泼的艺术生命。前者以群体认同的感知共性为社会所接受,后者以鲜活的艺术个体为社会所欣赏。这就是艺术创作中所谓的“公众话语”和“个人话语”的关系。唯此,作品才有意义,才更具审美价值。

  三

  早年,我曾多次陶醉于潇潇春雨笼罩的茫荡山岭,情不自禁地构思出《通往牛迹潭的山道》;后来,我更乐于在心中“卧游”闽江航行写生中曾穿越的八闽山水,那仿佛在山崖林泉间出没的《山灵》是我的心魂与山林之神的喃喃叙语;近年来,我感奋于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豪迈与恢宏,《岁末》系列里有我的感受与思索。这三个时期的作品融注的真情实感,以及我寻求与之适应的形式语言完全属于我个体所有。我认为,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精神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前提,而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表现的不可求同性,是实现艺术家独立艺术品格的根本。

  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闽北山区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也许是个优势;调入省城后从事中国书画研究尤其专注研究中国山水画这也是一个优势。放眼中国当代油画,崇尚当代精神,追求当代品格,在风景画创作中融入独立的审美价值导向、更具深度的个体意识和超越现实层面的抽象意味,进而把握中国当代山水文化悠远的历史感和宏深的宇宙感,这是我在创作上逐渐明晰的艺术之路。

                          2000年1月于梅峰山麓

                          (载《王辉风景油画作品集》)

作者:王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