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掐丝工艺精到,纹饰漂亮,做工精细,时代特征明显,十分古朴精致、典雅,收藏陈设美器 用料厚实,胎体厚重,包浆自然,
掐丝紧密 高度125.5厘米;底径39厘米;高度13.9厘米 口径39厘米 保存完整,制作精细,有有皇家之气。
这件作品,年份好,器型大 世间罕见 ,制作难度大,双钩掐丝填彩,铜质精良
铜胎掐丝珐琅器于乾隆官窑之中堪称别致。其形尊贵秀美,装饰雍容华丽,通体饰以翠绿彩为地,淡雅柔美,娇嫩怡人,肩部绘画四蝠衔锦花纹,腹部则是缠枝宝相花纹,周围装饰各式绽放洋花,设色妍丽夺目,缤纷多彩,尽现乾隆彩瓷之尊贵雍容。绘画精细入微,运用西洋绘画的光影明暗技法绘就,各式绿叶以珐琅白料作不规则的点染,器身多处使用乾隆洋彩特有的圆状光点装饰,皆流露出浓厚的西洋气息,远观之,宛如佳人玉立,气质非凡。本品器型修长而无双耳装饰于乾隆官窑之中堪称别致,甚为珍罕。金彩辉煌夺目,诸彩绚丽浓妍,彰显出皇家富丽堂皇的至尊气质。
观音瓶是流行于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的一种瓶式,观音瓶特征是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修长,线条流畅。又称“观音尊”,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流行瓶式之一,康熙朝时景德镇烧制的瓶式较多,有时瓶、尊在称呼上不易区分,一般来说,口小腹大者称之为瓶,以五彩、青花制品较为多见。
本藏品配有北京知名鉴定机构证书,及国内外多知名专家鉴定过
掐丝珐琅对于藏家来讲并不陌生。掐丝珐琅工艺早在元代就已传入我国,但直至明朝才得以发展,尤其是在景泰年间达到顶峰,后来以此时制品为标准,称为景泰蓝。一直以来,掐丝珐琅器以其金碧辉煌、华丽富贵的外观,深得藏家的青睐。据相关专家介绍,对掐丝珐琅器来说,年代十分重要,清乾隆以前的掐丝珐琅器,基本上都是宫廷品,投资价值很大。器型对于掐丝珐琅器的价值也有影响,由于人物、动物等掐丝珐琅器的成形难度大,所以收藏价值高。法国国际拍卖行6月法国拍卖会上拍一件掐丝珐琅器近来颇受关注。同时6月在法国巴黎拍卖的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被著名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兹以6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529万元)的高价收入囊中,一举刷新了掐丝珐琅器世界拍卖记录,并随之掀起海内外掐丝珐琅器的热潮。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