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主持人语

  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性时期,这20年也是中国雕塑艺术出现转折性变化的年代。在这样一个起伏跌宕的社会背景下,广大雕塑家积极、自觉地探寻各自的艺术途径,使雕塑创作呈现出多元并进的局面。

  《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雕塑分册》列入100余位雕塑家的作品,足以展示这个时期的艺术成就。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脉络,一种人文精神的张扬,雕塑家用丰富的艺术语言传达出各自的生存处境和对社会对个体生命的思考。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亦明显地看到,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逐渐发生变化,无论是在形态、材料,还是在观念上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雕塑家从对体量、空间、形式的研究发展到对现成物品的利用,对材料物性语言的探讨和非雕塑方式的观念性表达。这一切已无法用传统雕塑的理论进行描述和判断。雕塑,这个古老的艺术“品种”需要用全新的目光加以审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本雕塑图鉴是这个特殊时段的雕塑历史文献,在作品的选编过程中,一方面强调时间性,同时更注重在这个时期内中国雕塑如何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变化过程,进而突现在这个过程中有影响的雕塑家和有意义的作品。

  作为艺术主持人,确切地讲是这次出版活动的召集人,我受湖北教育出版社与主编鲁虹先生之托,能为这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些工作而深感荣幸。作为一个职业雕塑作者,一个对这段历史时期有着直接体验的参与者,有责任、有义务与大家共同做好这项有意义的工作。本书得到国内雕塑家的关注,提供了珍贵的作品图片及相关资料,著名美术理论家孙振华博士撰写的文章《1979-1999年中国雕塑概观》为此书提供了一条明晰的雕塑艺术发展线索,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载于《中国当代美术图鉴1979-1999》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担任雕塑分册主持人)

作者:傅中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