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货币,各诸侯国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在不同地区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环钱。秦统一中国后,中国货币主要以环钱为主要形制。到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到明代,白银成了最主要的流通货币。银锭是熔铸成锭的白银。1。5。6。5。4。2。9。3。目前出土银锭中年代最早的,是汉景帝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 所铸。其后各代皆有铸造。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允许自由铸造。清政府实行银钱平行本位制度,规定制钱一千文准银一两,由此形成了银两制度,银锭开始作为主要货币流通被大量铸造。
光绪元宝银锭一组,银锭为船形元宝,船型的两边有上翘的双翼,两翼皆薄,锭面为中间凹陷的马蹄形,带有规则水波纹,纹理清晰,层层有感,上打有“南京”、“上海”、“东京”、“香港”戳记,钢戳敲击有力,字体工整美观,字与整体银锭的包浆等完全为一体,极为少见,侧面有遍布自然蜂窝气泡眼,极美品。此锭锭型规制,风格明显,戳记清晰,原始包浆,色泽温润光亮,保存良好。
清朝银锭是中国银锭发展史上最鼎盛时期,根据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表现也不尽相同,形式多样、名称繁多。由于银锭的大量使用,产生了许多专门铸造银锭的官银号,湖北官钱局由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4年提出筹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湖北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