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文 | 大发
何多苓喜欢画女人,但是你永远不会在他的作品里看见女人们的笑脸。这幅《依窗的女人》也是这样,昏黄的灯光打在木质的窗户上,窗户上的玻璃又倒映出屋内的布置,给整幅画映上了通体的暖色调,女人蜷坐在窗沿上若有所思,她深邃的目光带着些许柔情,纷繁迷思中又带着浓郁的忧伤。
这幅画创作于1995年,那时的何多苓已经改变了80年代专门画民族或者集体记忆的群体肖像画法,转而把目光聚焦在世俗里每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上,尤其是他熟悉的一些女性,例如他热爱的恋人、他熟悉的穿衣女人或者愿意一对一袒露相对的女模特。他打算在自己的画里表现出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多变与微妙,所以他全力瞄准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女人身体的斑点、色素和血管上的微妙色彩,他认为只有这些细节性的描绘才能够充分体现出不同女性的特质。
何多苓早期作品《春风已经苏醒》
然而,在表现女性特质的同时,何多苓并不想对女性进行照片一样的写实刻画,也就是说他并不想把女性画成她们自己,因为这样的画跟照片没有区别,何多苓想把这些女性画成自己心目中的她们,他把这些优雅唯美的女性们当作自我表现的媒介,不失时机地给画中的女性包装上了自己的情绪气质,于是在他悲观的笔下,女人们往往孤身一人而且带着满脸的感伤。
何多苓
如果离远一些你会发现,这幅《依窗的女人》的背景虚化很严重,大量的涂抹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其实这种效果也是何多苓有意为之。受文学阅读的影响,何多苓把画面中的主角女性与背景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水墨画一般的朦胧意境,这种带着韵味的意境就成为何多苓画中的特殊的抒情气质。
“抒情地表现女性的感伤”,何多苓的这种画法也因此被称为“哀伤而抒情的现实主义”。所以,在你眼前的这个《依窗的女人》之所以寂寞神伤,可能并不是因为她自己经历了什么,而是因为她的背后站着一位多情的画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