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当你的肢体动作转变成光影与音乐 | 新锐艺术家专访

有一件作品《Drum,Dance》

可以让你在黑暗中随意舞动时

便可以引起不同的光环与鼓声

想想画面便十分美妙

……



我们采访了这个作品背后的创造者之一

2017 LIFE GEEK艺术家

张何辛

一起来聊聊科技与艺术

以及他对新媒体创作的看法


张何辛


作品涉及影像创作,网页设计,数据可视化



1.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和《Drum,Dance》作品吧

我是一个数字媒体设计师和爱好者。《Drum,Dance》是以人的肢体动作为信号,让体验者在寂静的黑幕中任意的挥舞跳跃,不同的肢体动作会引起不同的光环与鼓声。体验者舞动的同时,会怀着期待尝试编写自己的一小段鼓乐。

2.你是数字媒体专业出身,为什么会在自己的角色中加入“记者”这个词?

是我对自己的个人期望。我所说的记者其实是一种纪实性的观察视角,即使日常面对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时间较长,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对现实世界中的人和事物的持续观察。

3.目前有正在做的项目吗?可以分享一下吗?

目前有两个和同学合作的项目,一个是数据可视化相关的项目,我收集了全国各个城市的AQI数据,包含CO2,NO2,O3,PM2.5,PM10这些不同的指标。我想通过这个作品提出一个思考,人们总是会把城市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放在明信片上用来宣传,那为什么不能用城市的空气质量作为城市对外的形象代表呢?经过清洗处理后,用这些数据生成了每个城市的明信片,并做了一些动态的呈现。

另一个作品是最近与同学合作的一个挺有意思的网站,讲述的是我们对2050年外卖的思考。我未来会做更多将视觉文化和社会现象结合的思辨性研究,并尝试用数据可视化和交互游戏的形式来呈现。

4.平常有一直关注的话题吗?

我对数据可视化、思辨设计和人工智能比较感兴趣。


5.你能具体说说对这三方面的个人理解吗?

数据可视化在于对数据的结构化整理和展示,人工智能通过学习大量数据而运作,思辨设计会去思考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人类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现在人工智能为大家在完成作品的工程中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作为设计师,去思考如何设计人与人工智能的交互也是很有意思的。

6.您说您比较关注作品与技术的结合,当您做作品的时候您会更关注什么技术?以及技术的哪些方面?

会关注技术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点,比如淘宝的推荐算法,会去构想技术的运用达到极致之后的后果,反思技术的利弊。

7.­­平时怎样收集灵感?

会比较泛地浏览网站,比如Vimeo、Creative Applications、MANA和一些公众号,也会经常去PSA等艺术馆看展览,最重要的是收集自己很感兴趣的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个人网站,有空就去逛逛。


8.有对你影响比较大的艺术家吗?

推荐给大家我最近非常喜欢的一个用游戏和数据可视化来阐述复杂系统的艺术家,名字是Nicky Case。他做了很多有趣的交互游戏,接触之后让我也想去尝试这种用游戏讲故事的方式。


Parable of The Polygons by Nicky Case



We Become What We Behold by Nicky Case

9.听说您下一步想尝试的创作媒介是游戏,是游戏的哪方面?你在游戏上有没有一些新的发现或者灵感?

人天生就喜欢听故事,文学、音乐都是叙事,我们的文明就是建立在叙事的基础上的。接触到的游戏越多,我就越觉得游戏是一个融合各种载体的综合媒介,它的叙事方式多种多样,令人着迷。游戏所具有的强交互性很能让人产生代入感,因此我想要尝试把游戏的交互性运用到日常的设计中,使得信息传达更加有效和有趣。


10.在新媒体行业有许多所谓的伪需求,在你看来,什么是这个行业更需要的呢?

新媒体作品比较依赖技术支持,强调视听感官的强烈感受。我觉得形式感做好后可以更专注于叙事,如何用感官刺激营造奇妙的体验是大家应该去探究的,对于技术的选择要有更多考量更多限制。对于大体量的作品来说,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情景营造,我个人印象非常深的一个项目是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里一个叫《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的空间,观众从一架飞机的尾部进入内部,仿佛坠机到外星球后的探险,非常震撼。对于小体量的作品来说,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深度思考,并尽可能发挥新媒体的交互性的优势,将思考用清晰可感的形式呈现出来。


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 by Strawberry_Alice


11.参加LIFE GEEK后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有总结参赛经验吗?

看到很多同龄人做出了很棒的作品,感觉很有趣,开拓了我的思路。总结经验的话就是布展时间尽量准备充分,要争取最大化地呈现自己的作品。参赛时可以多和其他参赛者交流,能增长见识。




2018“LIFE GEEK”(新媒体艺术类)代表了全新的艺术实践与颠覆性的创意实验,旨在吸引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与艺术创意型人才,汇聚科技与艺术、研究与实践、思维与创作,共同建立跨界交流协作的平台。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致力于构建一个关于数字文化的创意氛围!

2018 年LIFE GEEK正在作品征集中,如果你的作品能让我们耳目一新,你还在等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比赛信息。

手机端无法报名,请使用网页端报

http://www.manamana.net/lifegeek/22



设计:Layla

编辑: 安顿

采访:Erica、Senvy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到 其 他 公 众 号

请 给 该 公 众 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近期活动推荐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新媒体艺术具有“相对”和“与时俱进”的特性,其利用计算机科学、影像、高科技材料、生物、化学、视觉、表演等最新科技成果进行创作,已深入到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


来源:原创: MANA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