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湖南醴陵发现五代时期古窑址

2018-07-25 19:55

  近日,醴陵窑管理所考古人员在醴陵窑遗址区发现一处古窑址堆积,通过现场采集瓷器标本,初步确定为五代时期古窑址,依地名命名为“毛家岭窑址”。该窑址的确认,将醴陵窑烧造瓷器的历史由宋元时期推前至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据悉,这是株洲地区发现的首座五代时期瓷窑。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窑为龙窑,大体朝南依山势而建,窑头和窑尾均已破坏,残长7.2米,窑壁残断不全,窑内垮塌有大量的红烧土块,窑床烧结面保存完好,其下为大量破碎匣钵、垫饼、垫圈、瓷片等。窑址东侧为烧窑废弃堆积。考古人员在现场发现有大量的圆筒形匣钵,据此推断当时该窑址大量使用匣钵装烧,匣钵内碗盘层累叠烧,以带支钉垫圈间隔,匣钵与匣钵之间以垫饼间隔,匣钵靠近底部往往钻有圆孔,应该是当时烧窑时便于瓷器受热均匀。

  醴陵窑管理所所长刘峰介绍,从出土的器物来看,瓷片远少于窑具,可见该窑烧造瓷器工艺非常成熟,成品率很高。而窑址主要以烧制碗为主,其它器类还有执壶、罐、钵、盏、缸、坛、杯、网坠等,多施青釉、青黄釉,这些瓷器均具有五代时期青瓷器特征。

  刘峰介绍,唐至五代时期是陶瓷史上一个大发展时期,制瓷工艺有很多创造和进步,制瓷的窑厂数量和分布也有了扩展,这为宋代陶瓷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此前,醴陵窑最早发现的窑址为宋元时期,毛家岭窑址的发现,将醴陵烧制瓷器的历史前推了200余年,并为研究醴陵陶瓷文化的历史渊源提供了新的资料,将直接改写醴陵窑历史。

  据悉,醴陵窑管理所将对毛家岭窑址出土的器物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考古发掘报告。同时,将对周边区域进行辐射性普查,寻求新的发现。(记者:李逸峰 通讯员:王晋 杨小春)

  (原文标题:醴陵发现五代时期古窑址 图文转自:株洲日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逸峰,王晋等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