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邹健雄
院校:广州美术学院
专业:雕塑艺术研究
作品名称:《边界--同源》
雕塑 500x400x150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我从大自然中挑选非人工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石头。把所选择的石头作为一个生成多个雕塑造型的基础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加上本人多年来对雕塑学习的思考(我一直在思考构成一个形体重要因素。我发现边缘线是完成一个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边界--同源》这个创作中我试图去找寻一个经由我从新创造的雕塑形体的边缘,用光做为一种材料去把它标注出来,完成一个我个人和自然的合作。
作品名称:《边界--同源》
雕塑 500.00x400.00x150.00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我从大自然中挑选非人工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石头。把所选择的石头作为一个生成多个雕塑造型的基础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加上本人多年来对雕塑学习的思考(我一直在思考构成一个形体重要因素。我发现边缘线是完成一个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边界--同源》这个创作中我试图去找寻一个经由我从新创造的雕塑形体的边缘,用光做为一种材料去把它标注出来,完成一个我个人和自然的合作。
作品名称:《边界--同源》
雕塑 500x400x150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我从大自然中挑选非人工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石头。把所选择的石头作为一个生成多个雕塑造型的基础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加上本人多年来对雕塑学习的思考(我一直在思考构成一个形体重要因素。我发现边缘线是完成一个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边界--同源》这个创作中我试图去找寻一个经由我从新创造的雕塑形体的边缘,用光做为一种材料去把它标注出来,完成一个我个人和自然的合作。
作品名称:《边界--同源》
雕塑 500x400x150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我从大自然中挑选非人工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石头。把所选择的石头作为一个生成多个雕塑造型的基础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加上本人多年来对雕塑学习的思考(我一直在思考构成一个形体重要因素。我发现边缘线是完成一个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边界--同源》这个创作中我试图去找寻一个经由我从新创造的雕塑形体的边缘,用光做为一种材料去把它标注出来,完成一个我个人和自然的合作。
作品名称:《边界--同源》
雕塑 500x400x150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我从大自然中挑选非人工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石头。把所选择的石头作为一个生成多个雕塑造型的基础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加上本人多年来对雕塑学习的思考(我一直在思考构成一个形体重要因素。我发现边缘线是完成一个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边界--同源》这个创作中我试图去找寻一个经由我从新创造的雕塑形体的边缘,用光做为一种材料去把它标注出来,完成一个我个人和自然的合作。
作品名称:《边界--同源》
雕塑 500x400x150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我从大自然中挑选非人工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石头。把所选择的石头作为一个生成多个雕塑造型的基础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加上本人多年来对雕塑学习的思考(我一直在思考构成一个形体重要因素。我发现边缘线是完成一个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边界--同源》这个创作中我试图去找寻一个经由我从新创造的雕塑形体的边缘,用光做为一种材料去把它标注出来,完成一个我个人和自然的合作。
作品名称:《边界--同源》
雕塑 500x400x150cm 其他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我从大自然中挑选非人工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石头。把所选择的石头作为一个生成多个雕塑造型的基础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加上本人多年来对雕塑学习的思考(我一直在思考构成一个形体重要因素。我发现边缘线是完成一个形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边界--同源》这个创作中我试图去找寻一个经由我从新创造的雕塑形体的边缘,用光做为一种材料去把它标注出来,完成一个我个人和自然的合作。
艺术家简介:求学经历: 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 学士 201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 硕士 展览情况: 2015年作品《守护者》参加“首届情暖冬日”展览获“优秀奖”(广州) 2017年作品《边界》参加“全国大学生优秀雕塑展”获“最佳造型设计”(泉州) 2017年作品《边界》参加“OCT武汉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武汉) 2018年作品《界》参加“情暖冬日”广州美术学院师生联展(广州) 2018年作品《边界--同源》参加“全国高校优秀毕业生雕塑作品展”获“银奖”(上海)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