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8-08 22:12
笔耕不辍
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那些“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的人,或者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家、文豪大家们。今天,我也很想也用这个词来形容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夫妇——不管是不是合适了,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他们的每一个项目都是经年累月的持久战。在项目最终实行和呈现的短暂火花之前,是漫长的拉锯战和筹备期,没有这段筹备期铺垫,是不会有最后我们看到的那些令人惊艳的大地艺术作品。最近,克里斯托夫妇的新项目即将在伦敦海德公园蛇形湖展出,名为《马斯塔巴》的这个项目源于夫妇俩在阿布扎比的一个项目方案,早在1977年就完成了构思,将由41万个彩色桶组成。而且,这将是艺术家唯一的永久性大型作品!依旧令人钦佩的是,项目依旧不占用公共资金也不接受赞助,所有项目资金全部来自艺术家本人。“马斯塔巴”在阿拉伯语中是“长凳”的意思,是金字塔的前身。
克里斯托打造的“马斯塔巴”建筑四壁倾斜、两边垂直、顶部平坦,就像是一个被削去尖顶的金字塔。作品完成后,“马斯塔巴”约高150米、宽225米、长300米,比埃及的吉萨金字塔更大,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固定雕塑 。据悉,“马斯塔巴”金字塔的建设需耗时30个月,数百人参与。
目前,一家德国公司已经承诺为克里斯托提供建筑所需的40多万个油桶。不知道这算不算“活久见”,因为克里斯托夫妇的项目往往都是临时性的。他们的作品从来不出现在画廊、美术馆、展厅或艺术品拍卖会上,而是矗立在大地与自然之间。每一组辛辛苦苦做的项目都是暂时性的,之后就彻底消失。
有些项目,往往是要经年累月、苦苦经营才得以实现,最终还是很快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们的作品都有关自由,自由的敌人是拥有让娜,因此消失要比存在更永久。
——克里斯托
而今次《马斯塔巴》项目的实施也令人唏嘘——因为让娜已经不在了,克里斯托得一个人完成当年他们共同策划好的方案(让娜已于2009年11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74岁)。夫妇俩早年可是做过很多“胆大包天”的包裹各种建筑的行为。当然,他们和那时候的时代主流一样,艺术是参与政治意见的表达。
比如他们俩结婚后第一件作品是1962年在巴黎塞纳河边的小街上做的《铁幕,油漆桶墙》,这组作品的名字就如此直白了。当时他们拿了240个废弃油漆桶堵住了这条叫威斯康辛的小街长达八小时。这项行为装置作品显然是为抗议刚于1961年设立的柏林墙。克里斯托本人就是一位流亡的东欧(保加利亚)艺术家,对种族隔离非常敏感。1964年,谱写老套却动人的“穷书生爱上千金大小姐”爱情故事的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移居纽约,从那里开始,他们做起了真正的大地艺术,开始了石破天惊的各种“包裹”行为。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