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人天生喜欢购物,无论是网购或商场,面对不可胜数的产品,最终令你下定决心剁手的理由是什么呢?因为牌子代表的价值?还是与自己更契合、体验更舒心的产品?
你也许会说,大牌总有办法让体验更舒心,但我想说,两种理由可能通向同一个目标——令你买下产品,但它们的出发点尽不同。前者的本质是通过商品来定位自己,而后者却是与自己对话,遵从内心的需求。如果你的购买决策往往遁于后者,也许你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迈进第四消费时代。
东京银座优衣库旗舰店
世界变化太快,“新零售”刚提出没过久就被“新消费”取代,这时重读日本学者三浦展的《第四消费时代》,总会有一些新感触。
消费文化学者三浦先生按照消费习惯的变迁,把日本分成四个时代。大正时代到二战前的全面西化是第一消费时代,也是面向精英阶层的消费时代。第二消费时代是战后到石油危机前,随着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产能爆发,消费从精英走向大众,围绕家庭而展开的消费崛起。
崇尚西式上流形象的第一时代和“大就是好”的第二时代
距离我们较近的第三消费时代,是通过商品来彰显自己个性的时代,但也是过度消费被推向极致的时代,人们掉进了品牌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消费黑洞,满大街的Box Logo Tee让人们变成了行走的广告牌,那也类近经济及社会学家Thorstein Veblen说的炫耀性消费,以商品突显身分和地位。
第三消费时代,里原宿潮流文化爆发
而第四消费时代,是回归自然,重视共享的消费时代。人们更注重简约和环保,重视消费过后的结果。日潮代表品牌BAPE和里原宿的衰落,见证着第三与第四消费时代的更迭。而优衣库转型后的崛起和无印良品的盛行,则昭示着日本迈进了第四消费时代,那么,我们中国呢?
从表面看来,我们正处在第三消费时代的鼎盛时期,但其实在很多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第四消费时代的特征,无印良品店铺在这里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淳朴、简洁、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念。而Airbnb、共享单车、各类拼车App让生活便捷的同时,也在渐渐弱化我们对拥有权的执着。
将实用主义和朴素美学发挥到极致的“无印良品”
记得去年Reddit有一篇引起全美讨论的话题文章《炫耀消费已死,无形消费到来》。在我看来,中国正处在消费观念的转变之中。虽然各阶层的不同诉求,让我们在第三与第四消费间摇摆,但至少,越来越多的千禧一代开始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健康和下一代的教育,这类一种无形而长尾的消费投入。
而年轻的Z世代们有着更强的第四消费倾向,比起知名度,他们更在意品牌与自己的沟通方式。比起“拥有”,他们更在意“体验”。他们更乐于挖掘那些简约而充满设计,虽然独立、小众,却能打动内心的产品体验,而这与K11的理念不谋而合。
独立而充满设计的K11Design Store 和K11 Select
未来的消费会是什么样呢?
三浦展先生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答案,但他的四个消费时代,正是遵循着马斯洛需求层次不断升级。我坚信未来一定以共享和可持续为主导,在那个时代,我们重新定义幸福,我们不再追求物质的极大丰富,而更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当生活便捷到极致时,我们能够回归内心。
图片来源网络
记于2018.8.9
Adrian
转载自我的微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