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来自杜塞尔多夫的摄影家安德列·格费勒(Andreas Gefeller)在埃森福克旺大学跟随导师Bernhard Prinz教授学习摄影。现工作、生活于德国杜塞尔多夫。
FR 11 | London
2012
收藏级喷墨打印 8 + 2 AP
95 x 72 cm
2018 艺术深圳(Art Shenzhen)参展作品
安德列·格费勒长期以来在扩展摄影的可能性以及延伸人们的视角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在完成毕业论文Soma (2000) 之后他创作的【超视角】Supervision (2002-2009) 获得德国Reinhart Wolf 奖,这个系列作品主要是应用复杂的摄影技术来描绘城市空间的表面。
Untitled (Parking Lot 2) Paris
2002
100 x 145 cm
Untitled (Ceiling 3, Düsseldorf)
Düsseldorf, 2007
148 x 282 cm / 58,3 x 111 in
Untitled (Academy of Arts, R 209)
Düsseldorf, 2009
110 x 88 cm / 43.3 x 34.6 in
在作品【日本系列】Japan Series (2010)中, 他用电线杆这种不同寻常的语境创作出线性抽象的构成。
Poles 17
2010
100 x 100 cm
Poles 44
2010
100 x 100 cm
最新的【空白】(Blank,2010 年以来)系列看似在捕捉瞬间,却游走在记录与建构之间,以非常规的手法如实记录,并借助摄影技术创作想要的图像。摄影的客观性——即对现实的准确(且真实)描写,在这里被质疑。他使用长时间曝光以消解物体,留下最暗的部分,仿佛精致的残留依稀可见。在这里,蔓延的城市和工业厂区形成一幅幅图像,似乎成了快速发展与饱和的社会的象征。 大城市、高速公路和工业区的夜景图像经过长时间曝光,光亮的地方被消解,留下的是灰暗的色调和线性结构。
CS 13 | Osaka大阪
2011
收藏级喷墨打印,8 + 2 AP
160 x 149 cm
FR 22
2014
收藏级喷墨打印,8 + 2 AP
150 x 126 cm
这位摄影艺术家利用长期的曝光技术抓住了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格费勒并不记录现代城市与生活的真实图像,而是在光明与黑暗、速度与宁静之间呈现近乎诗意的瞬间。
SV 11
2015
32 x 32 cm
安德列·格费勒通过对桥梁、建筑物等在不同时间内进行拍摄,通过电脑对摄影对象进行消解后,延伸人们观看建筑的视角。
FR 26
2014
117 x 98 cm
46.1 x 38.5 in
FR 23
2014
180 x 150 cm
71.0 x 59.0 in
Gefeller的作品有大量国际级收藏,如伦敦萨奇艺术馆、波恩美术馆、加拿大渥太华美术馆以及德意志银行和DZ Bank等。他曾获得多个艺术奖项,作品在蓬皮杜艺术中心Metz、汉堡摄影中心、 波恩美术馆、耶路撒冷的Seam美术馆和萨尔兹堡现代美术馆以及杜塞尔多夫的 Kunstpalast美术馆等展出。
安德列·格费勒 Andreas Gefeller的作品将于7月13日——8月20日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展出,点击下图链接了解【复制之外——中德当代摄影展】详情,报名开幕对谈活动!后续讲座敬请期待!
点击下面图片报名开幕对谈!!!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