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愚《万壑奇峰》的线条质感与节奏韵律

文 / 周序雨

大愚《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

线条的质感来自于变化,这种变化又来自于书写者对于毛笔这种本身就柔软多变的书写工具的多样运用,干湿浓淡、曲折、粗细等等因素,使得线条形成薄厚、深浅、直曲等自然变化,而且大愚认为,这种变化掺杂越少人为故意造作的痕迹越好,这也符合大愚一贯的自然审美观。

从根源上说,书法条线与绘画线条同出一脉,也因此大愚有“作画应如同笔笔写出”的论句,然而墨色实际上只有“黑色”一种属性,却要丰富至黑、白、灰三色自然交融,并且用水润色形成干湿枯燥的自然变化,这就是分别出书者艺术高低的地方了,运用得到便得了神,甚至于枯笔也可以有画龙点睛之效,为整幅作品带来神韵与意境,可若是处理的生硬,不仅会使画面看起来杂乱无章,更是会破坏整幅作品的和谐统一。

大愚总是说,“一幅上佳的书画作品,应该是有呼吸,有节奏的”。可能在大多数读者看来,节奏应该是音乐上的概念,正是节奏将高低错落的音符和谐统一在一起,再通过时间的走动,奏出动人的乐曲。

在时间层面,大愚同时还说“书法如同音乐一样,不能将书法理解为静止的艺术,书法也是具有时间特性的艺术,更是带有人情味儿的艺术,所以将时间和呼吸这两个维度用来考量书画作品,并不为过,乐曲中某一个节奏可以单独抽出来欣赏,书画中某一根线条也可以单出抽出欣赏,节奏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技巧,变化产生节奏。”所以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变化才是艺术魅力的核心。

我理解大愚上面这段话的说法,因为我自己也有着切身的体会,当书画创作进入一定的状态之时,身体任何一点的动作与起伏,都会传递到笔锋上,同样使笔锋产生微妙的变化,章法、结体、用笔、用墨,都会产生稳中有变的节奏,

最后,再将以上的观点代入到《万壑奇峰》之中,就能够印证我的观点,虽然在较远的位置看上去《万壑奇峰》由于山水位置的经营,确实是有“流动”感,但是更为令人神往的是近看笔墨线条的变化,这就是我所说的线条质感与节奏韵律,这也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精神影响了状态,状态影响了动作,动作影响了笔锋,笔锋又直接影响了线条的种种变化,从而诞生了质感,也诞生了节奏。

大愚《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

大愚《万壑奇峰》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