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山水画从古至今,一直在一步步地向前,并未停滞。只不过这种变化,相较于20世纪以来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跳跃性发展而言显得有些小。回顾山水画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变化:从魏晋时期山水画摆脱人物画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画科,发展到隋唐,完成从青绿山水到泼墨山水的转变;至五代出现荆浩、关仝、巨然分别代表着南北两派不同风格的山水画,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延至宋,随着文人画的参与,无论是山水画创作还是绘画理论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逐步取代人物画,成为画坛主流,出现了北宋四大家,南宋四大家、米氏父子等代表性画家,且各有其风格特点;特别是到了元代山水画更是发展到顶峰,在南宋斧劈皴和北宋雨点皴的基础上,创造出解索皴,牛毛皴,折带皴等皴法诗书画印得到进一步结合;到了明清时期,画风为之一变,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山水画也是逐步在发展的,只不过这个发展史渐进式的,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稳步向前发展,它没有象人物画那样大起大落,这可能与山水画自身的属性——表现自然,表现空间有关。
林德坤手绘原创作品《溪山行旅图》
所以我们在读林德坤的《溪山行旅图》时,便有所感悟,这纯粹还是表现自然,表现空间的山水画作品,也只有表现自然,表现空间,山水画作品也就站的高,看的远;也只有在自然与空间的感召下,山水画的发展才能有所提高。如果说《溪山行旅图》是传统中的绘画,那么就可以说已经赋予了这幅作品的当代性,这不是看的出来的,是领悟到的,只有对传统懂行的,或者说对理论有所知晓的人,才能悟得出来的。
林德坤是为坚定传统的捍卫者,是位懂得传统重要性的画家,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能够加入当代元素,而且不显山不显水的表现出这个时代所赋予给我们的新山水画的精神,也是值得思考的,当然这里面有些许自我悟性的东西在里面,谁能有本事有能力悟到,谁就能在新山水画的发展中有所表现,而这种表现就如符号般烙印在自己的作品中,这就说明他的山水画所占的位置已经相当高,有了高度,才能发展的更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