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书法成为共识(二十四)
研习书法,要养成好习惯,从点滴做起。我以为,好的习惯,表现在写字前和写字后两个阶段。无论是写字前,还是写字后,我们要做的准备工作都很多,很具体,但我认为有两点尤为重要,这就是“前润后清”。
前润,就是写字前所用的毛笔,已经要经过清润,而清润的时间还不能太短。清润不是清洗,清润,是将已经是清洗过的毛笔,用温水浸泡,使笔锋能够保持韧性和弹性,而此时的笔锋与墨汁的触及和融合是最自然、最充分的。没有经过事前清润,写出的字总是感觉缺少流畅感,即便是清润了但时间不够,写出的字也不会太顺手。此时的毛笔和墨汁,是各自相对独立的“两层皮”,生往一起凑,总能看出彼此间的“疏离”。所以,有些比较讲究的人,写字前两个小时就润笔,直到蘸墨这毛笔笔锋还是湿润的,当然不少人也没有这个习惯,这些都根据每个人的习惯而定,不一定强求一致,但我认为这是个好习惯,值得提倡,也应该慢慢培养。
前润,也有更为讲究的人,将放置时间长久的宣纸铺在桌子上,用小喷壶均匀喷出细细的水雾,让宣纸也湿润些,当然,采用这种方法的人很少,而且这火候把握也有一定难度,但如果润笔、润纸都作为写字前准备,应该说这准备还是挺充分的,写出来的字,应该会比较顺畅,大家不妨试试。
后清,指的是写完字后,毛笔要及时清洗,砚台要及时清洗,印章要及时擦拭干净。清洗毛笔不要在笔洗里面随意搅动,也不要在水池子里用力捣动笔锋,而是应该在笔洗里粗略地涮洗一边,然后在水池子里将笔锋上的残墨慢慢冲净,一定不要伤到笔锋。冲净后挂在笔架上,或者用竹簾卷起。
砚台的清洗是必须的,因为如果没有养成用完后及时清洗的习惯,砚台上就会留有“残墨”,而且是不同时间留下的“残墨”。如果在这样的砚台里倒上新墨,不仅会严重影响“墨色”,也会影响不同残墨与水的溶解差异,而如果出现不同的溶解时间,就会造成墨汁浓度的混乱,如果写大字可能还不明显,如果写小字,特别是书写字数较多、有墨色要求的长卷,就“寸步难行”了。
所以,写完字以后,及时清洗砚台,不仅仅是干净利落,也不只是为了好看,而是实实在在为了好用。至于印章用完后,要及时擦拭干净,不要残留印泥在上面,以免影响字迹清晰度,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没必要赘述。
作者:刘仁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