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当书法成为共识(十三)
初学者不要用太好的纸,更不要上来就用“红星宣”,即便你具备这样的经济条件,也不要用,因为不仅仅是钱的事,更主要的是对初学者来说有一个研习感受的问题。
中国宣纸已经具有千年历史,所以也有“千年寿纸”的美誉。宣纸之所以名贵,除了对安徽宣城地区、特别是泾县一带的造纸原料青檀树皮、稻草有较为严苛的要求外,复杂的工艺、几十道工序、较高的运营成本,都使得宣纸价格很高。即便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价、工资水平总体很低的年代,如果按照当时个人工资收入与宣纸价格占比看,也是很高的。
宣纸从某种意义上,与茅台酒倒挺相像,那就是越放越值钱,所以现在很多人将宣纸作为投资收藏,而不是使用。听说茅台酒,放时间长了,越放越醇香,越放越好喝,但宣纸可没有茅台那种明显感觉,我曾经用过存放三四十年的宣纸,没有特殊的感觉,只是内心里时时会有历史沧桑的“名贵感”而已,当然,从品相看,已经泛黄,甚至还有水渍痕迹,但能看出来,存放了几十年的宣纸,与新买来的宣纸的确有明显差异。
宣纸原料特殊、工艺特殊,造成它与其他不同纸张在吸墨、显墨上的不同,书写者在宣纸上写字,能够收到其他种类纸张所难达到的效果,当然,在宣纸上对水墨火候的把握,也正是对书家经验甚至水平的考验。同时,在宣纸上书写,已经到了“最高阶段”,我们省去了太多探索、未知的实践过程,所以,没有比较,也很难有收获。如果像几十年前,用旧报纸练字,是不是会有“前后两重天”的感觉?如果用普通毛边纸练字,到了一定程度再用宣纸,是不是会有“鸟枪换炮”的体会?是不是会有“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的感叹?答案是肯定的,体会是深刻的,收获也是明显的。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们现在也不大可能长期用废旧报纸练习写字,但从实际功效看,建议也不要采用宣纸,而是多用些价格较为低廉、但吸墨效果又很好的草皮纸,层层递进,一定或有收获。
作者:刘仁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