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我们连续准备了几期青读的书单,和大家聊聊“博物馆”这个话题。这期着重聊聊美国的博物馆。首先我想解释一下,博物馆其实是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等等等等,当然也包括美术馆。
今天介绍书单并不是重点,因为这几本书都非常容易读。图文并茂,还有各种八卦故事,足够你看得津津有味。我重点想说说博物馆和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联,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去博物馆呢?
从春节到现在的疫情仍然没有完全过去,大家应该都和我一样,看到国内各自生活地区的文化机构纷纷闭馆,包括博物馆。直到现在,国内的博物馆、剧院才有限度的谨慎开放。但是在地球的另一端,疫情仍然在蔓延,博物馆仍然大门紧闭。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是美国博物馆协会敦促美国国会给博物馆提供40亿紧急援助的公开信,帮助这些非盈利博物馆在应对新冠病毒的行动中支撑过6月份。为了能够说服或者打动国会的议员们,说明博物馆存在的重要性,博物馆联盟细数博物馆经济每年为美国经济贡献500亿美元。
我们只知道博物馆作为非盈利机构一般是花钱的,博物馆怎么还会成为经济引擎呢?我们先来说说博物馆的起源,以及美国的博物馆的经营方式。
首先,我们谈谈博物馆的起源。博物馆的英文museum,词根来自希腊语,原意为“供奉缪斯的庙宇”。世界第一个博物馆是希腊化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托勒密在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成立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包罗万象,可以说囊括了当时可以搜集到所有的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托勒密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将,他虽然南征北战,广邀希腊地区的学者、数学家、思想家来到这座图书馆,做研究,编辑图书。这个图书馆也造就了希腊文明的再次向前传播,对希腊化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我对这个图书馆早就心向往之,前几年去埃及旅行的时候,慕名拜访亚历山大图书馆。进到借阅大厅,看到人流依然熙来攘往。尽管此图书馆已非彼图书馆,但仍然可以遥想当年的宏大,有一种穿越时空和这座人类文明的丰碑握手之感。
亚历山大图书馆
在这之后到18世纪,博物馆一直属于皇室、贵族、教会的私人把玩之地,体现权贵阶层独享的知识特权和审美情趣。直到1792年,法国大革命一声炮响,赶走了君主专制,迎来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阶层掌握权力,博物馆这个“缪斯神庙”才从封闭走向开放,标志就是卢浮宫从一座皇家宫殿转变成了公共博物馆。
法国 卢浮宫
目前世界上有四大博物馆,其中俄罗斯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的建立,都来自曾经的王室的支持。历经多少代的扩建改建、不断购入收藏,到了迎来面对公众开放的时代,已经有这么大的现成的一笔馈赠摆在公众面前了。这样的情况在欧洲的一些大艺术博物馆相当普遍。也就是说,在这类博物馆,物质收藏先于近代博物馆观念的出现。
美国的博物馆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国家本来就是胼手胝足建立起来,而且成立到现在的历史也非常短。在这样一个鼓励个体文化的社会,一个从冒险家的乐园走来的超级大国,导致它的博物馆有很多是从私人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包括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今天推荐的书所介绍的几个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MOMA现代艺术美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都是来自私人收藏的捐赠和支持。
既然美国的博物馆的成立背景,已经和欧洲有很大不同。那么在运营的资金来源上,同样和欧洲大相径庭。法国等欧洲国家政府对美术馆的拨款力度很大,而美国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远小于欧洲。美国博物馆的运营资金,大部分要靠博物馆自己解决,包括基金会、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还有艺术品商店等经营性收入的补充。可以说,美国社会有一种普遍的支持和赞助美术馆的意识,这种风气也导致博物馆在美国的日常生活中显得生机勃勃、不可或缺。一个知名的美术馆,甚至能带动城市旅游的方方面面,所以,美国博物馆联盟列举“博物馆经济”为社会带来的商业价值,也就非常能够理解了。
前面花了这么多时间介绍“博物馆”这个概念的相关背景,下面终于要转入今天推荐的书单了。
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指南》这本书是三十年来首次重新编撰,介绍了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六百件精华藏品,呈现了世界各地六千年的视觉文化。全书由十七个展览部门的全体策展人通力完成,每件艺术品都配以精美的图片和最新的说明文字,既可作为实地参观手册,也可当作随手翻阅的艺术类读物。
亚洲艺术收藏 | 206号展厅
阿斯特庭院 | 217号展厅
二、《MoMA亮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精选作品350件》
《MoMA亮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精选作品350件》,是从MoMA馆藏里精选的作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建于1929年夏天,主要展示从十九世纪末至今的艺术作品。这个博物馆经常与大都会博物馆相提并论,虽馆藏少于前者,但在现代艺术的领域里,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纽约 现代艺术博物馆
毕加索《镜前少女》
梵高 《星空》
三、《佩姬·古根海姆自传-一个艺术迷的自白》
《佩姬·古根海姆自传-一个艺术迷的自白》这本书,是著名的艺术赞助人,艺术世界的波西米亚女王,众多艺术家心中的缪斯佩姬·古根海姆的个人传记。传奇的出身,加上敏锐的艺术嗅觉,加上不安分的灵魂和大胆的生活态度,她和艺术、艺术家上演了数不清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
佩姬·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
佩姬购买的第一件作品:让·阿普-《头与贝壳》左:佩姬的收藏:勒内·马格利特–《太空之音》
右:佩姬的收藏:费尔南德·莱格–《城市中的男人》
四、《纽约艺术朝圣指南》
最后一本书是《纽约艺术朝圣指南》,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纽约艺术游荡的全景式地图,通过这本书按图索骥,估计待上两个月也看不完啊。
纽约 犹太博物馆
纽约 古根海姆美术馆
纽约 大都会博物馆
纽约 印第安博物馆
纽约 皇后区美术馆
美国的博物馆是除了学校教育以外的最重要的学习场所,他们提倡在博物馆中进行终生教育。我们国家的博物馆也越来越重视公共教育的功能,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周末能在博物馆里消磨一整天,带上家人,约上朋友,在博物馆里了解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希望您把我们的书单推荐给同样热爱博物馆的朋友,敬请期待我们的下期博物馆话题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