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正发生”X“正发声” | 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

                  
新LOGO启用                        



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进入第三年,我们遇上了不平常的一年。全球几十亿人被肉眼不可见的病毒围困在家中,科技制造的各种视觉奇观也无法缓解人们对真实的“外面”的渴望。在与他人、与大自然连接的渴望面前,我们重新发现了作为“生命”的人。


屏幕迫不及待地成为我们和现实之间的终极中介,它“无所不在而又不在无处”的存在接管了所有“观看”的入口,它宣称屏幕里的世界比现实更有“真实感”。这是我们正在步入的近未来,曾经我们仰望星空,如今星空被我们装进了屏幕里。天上的星空为所有人免费共享,但屏幕里的星空则需要付费购买。科技向我们兜售的“真实”,最终不过是自我愉悦的商品。而病毒作为一种古老的现实,穿越屏幕里的种种“真实”,将屏幕之后的我们“连接”在一起,这是我们失而复得的“真实”。


“在科技与人的面前,我永远站在人的一边。”面对正在发生的“近未来”与科技向我们提出的全新挑战,健康码、视频会议、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的女性议题……科技向我们抛出了当下的问题, 但作为“人”,我们选择用不同寻常的作品,面向未来作出回答:今年的科技艺术节选择继续从作为生命体的“人”出发,考察科技与我们自身的关系。

鉴于疫情对表演艺术行业的全面影响,今年的科技艺术节将是一届特殊的艺术节。这是一届“连接”未来的科技艺术节,也是“正在发生”的科技艺术节,还是让未来“发声”的科技艺术节。





   Tech-Art Festival  

INSIDE-OUT THEATRE


2020科技艺术节两大板块:
“正发生”X“正发声”

今年的科技艺术节将由“正发生”和“正发声”两大板块构成。在“正发生”板块,我们将面向疫情和女性两大主题,推出[以疫连接]和[“那个”目光]单元。


以疫连接:
疫情阻挡不了我们相互连接,
戏剧也能发生在剧场之外


在[以疫连接]单元,首先将由荷兰100Hands剧团带来在家就能观看的自宅剧场作品《THIS》。既然在疫情时代进剧场很困难,那我们就把剧场装进你的卧室。《THIS》是一个基于直播流媒体的实验剧场作品,该作品专为一个观众而创作,你可以独自在自己的卧室里完成全部体验。

在去年中间剧场silent tour基础上全新升级的silent tour 2.0 ,本次分剧场版和影院版。剧场版将探索疫情与空间的关系,影院版将发问电影与电影院的关系。让我们带上耳机,重新去发现影院和剧场空间存在的意义。

线上剧场连接计划“记忆整理”,将记录一次关于记忆的集体创作。我们坚持剧场是对于当下的一种观察和表达,开启一次跨度长达九个月的项目,为了将我们一起经历的事情进行多维度的记录。我们试图联合多个剧场共同拼接一个群体记忆故事,并用一种新的影像记录角度将作品呈现在荧幕上。借由科技艺术节的平台,我们将进行剧场在流媒体领域在场性的尝试。2020年12月31号晚上,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用这样一部剧场作品一起跨年,记录我们不会忘记的2020年。


“那个”目光:
转身,凝视那个无所不在的“目光”


在[“那个”目光]单元,我们将凝视那个窥视女性的永恒目光。这些复数的目光既在现实中,在互联网上更是变成咄咄逼人的审判话语。作为一个女性,她的一言一行都处在这些线上线下的目光的审视之中,“那个”目光决定了“她”不自由的状态。我们将尝试去探索“那个”目光和自由之间的关系。


由两位年轻创作者带来“那个”装置艺术展,将剧场前厅转变成展览现场,用多媒体展览的形式,探索禁忌的语言边界。继去年科技艺术节上收获大量好评之后,今年,徒有琴和黄冰将带来《迷途指南 2.0》。这是一部行进式的沉浸演出,参与者将穿梭在中间艺术园区之中,彼此一起探索行动与表演的关系。《必看图像的无用指导手册》是一部聚焦“图像”和“符号”的表演作品。此外,中间剧场的保留剧目《白兔子,红兔子》也将在科技艺术节期间推出女性表演者特别系列。

在“正发声”板块,我们将面向“未来的剧场”,从当下的议题和当下的剧场创作者出发,推出[柏林戏剧节剧本市场]和[青年培养计划]单元。


柏林戏剧节“剧本市场”:
德国当代剧场,本土新鲜呈现

2020年10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北京中间剧场与柏林艺术节合作,联合呈现“剧本市场计划”。在此计划下,歌德学院和中间剧场资助两组中国本土年轻戏剧人,将近年柏林戏剧节“剧本市场”单元的两部剧作文本——朴本的《银河怒》和奥利维亚·文策尔的《一亿亿亿字节人生》——以舞台表演的方式介绍给中国观众。“剧本市场计划”旨在挖掘和支持年轻戏剧创作者,促进中德之间戏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两国的年轻创作者通过剧本创作和剧本呈现,在难以线下相见的时代里,实现了隔空的剧场“连接”。 

无论是《银河怒》以大胆的想象力去重构了现实的当代,以戏谑的语言和图像勾画了一个充满荒诞场景的虚构未来,还是《一亿亿亿字节人生》着眼于人类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状况,探讨、反思网络的观看和互动逻辑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和塑造,都与中间剧场2020科技艺术节的主题不谋而合。科技艺术节在启动之初,便将目光瞄准快速迭代的科技对人的影响以及影响之下人的生存困境。


青年培养计划:
科技艺术节委约作品,
青年重新演绎


在青年培养计划中,中间剧场联合了一众北京高校年轻创作者,将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往届作品《好几个》、《静态人像》、《狗还在叫》重新搬上舞台。疫情期间,同学们经过几轮线上的戏剧工作坊,在导师的帮助下,从台词、声音表演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初赛评比中选出的6个学生剧组,将在艺术节学生展演环节暨青年培养计划竞演决赛中演出这三部作品。由本土的年轻创作者演绎这三部科技艺术节的优秀剧目,完成戏剧爱好者与剧本呈现的“连接”,未来的科技艺术节,将由年轻的力量来决定!

与以往在剧场里呈现成熟的作品不同,今年的科技艺术节将摒弃固定的场所和时间。戏剧的“发生”可以在剧场外,由全然不同于以往的观演形式,将你我“连接”在一起。这也并不是一届有着固定期限的艺术节,不少作品将在不同的场所持续“发生”。



2020
剧目简介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北京中间剧场与柏林艺术节合作,联合呈现“剧本市场计划”。在此计划下,歌德学院和中间剧场资助两组中国本土年轻戏剧人,将近年柏林戏剧节“剧本市场”单元的两部剧作文本——朴本的《银河怒》和奥利维亚·文策尔的《一亿亿亿字节人生》——以舞台表演的方式介绍给中国观众



《银河怒》

Das Knurren der Milchstraße

编剧:朴本 Bonn Park

导演:许鸿昌

演出:李浩天 李嘉龙 黄露凝 海林


时间: 2020年10月10/11日 19:30

(结束后设有主创交流环节)

地点: 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创意广场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入场,

报名开始时间10月7日12:00整



了解详情:戳这里了解本项目


《银河怒》是由德籍韩裔编剧朴本(Bonn Park)所创作的剧场“新文本”。该文本直接以当下国际政治、文化人物,及外星人、长颈鹿等幻想人物为角色;通过安排人物依次出场并进行戏谑、游戏式的独角表演,从而结构出一个可供演出的剧场演出文本。


本次呈现通过将舞台转换作一个乐高沙盘式的游戏场景,在游戏与真实之间,我们将发现真实之间的缝隙。“这些公众人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想象的他们就是真实的他们吗?我们是否能始终追问,在想象以外,世界是什么样的?”





《一亿亿亿字节人生》

1 yottabyte Leben_

时间:10月24-25日

演出地点:中间剧场

编剧:奥利维亚·文策尔 Olivia Wenzel

导演:王光皓

戏剧构作:莫子塔

演出:李紫涵、王安邦


这是一个别出心裁的体验项目,名为“一亿亿亿字节人生”。在这个体验项目中,观众将观看爱凹造型小仙女,这位“一亿亿亿字节人生”的“初代样本”,如何在现实与网络的夹缝中挣扎,陷入意义过剩的旋涡,最终实现“字节化”;同时,观众也将同步体验和经历这个项目,见证互联网空间、未来世界的一步步进化、演变,对现实世界的入侵;最终,所有人会被吸入其中,成为“一亿亿亿字节人生”的一部分。




Silent Tour 2.0

时间:11月


作为一个通过声音引导行进,探秘空间的活动,2019年的“Slient Tour 无声之旅”带领大家走遍了中间剧场的各个角落。2020年,我们对“Slient Tour 无声之旅”进行了全面升级。


我们尝试在空间探索之外,应对疫情的背景,反观自身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角色,进行一次特殊的戏剧表达。电影院和剧场是疫情发生之后第一批关闭的场所,今年的Silent Tour 2.0因此也将推出影院版和剧场版两个不同的版本。


影院版将主要穿梭在影院内外,通过对比疫情前后不同的观影习惯,重新寻找在大银幕上看电影的意义;剧场版将在剧场的不同空间内,通过经典戏剧文本的拼贴,指认疫情和空间之间的复杂联系。





“那个”装置艺术展

时间:10月24日

主创:陈卓、张钊华


《那个》是一个以对抗婉词及其延申的性羞耻文化为主题的装置艺术作品。当我们面对一个一个事实上消失在我们身边的“关键词”的时候,当我们尝试“唤回”这些词语的时候,当我们体验“对抗婉词”的这个过程中,也许我们应该思考这些议题:“羞耻文化”、“性教育”、“两性关系”、“女性权利”、“个体尊严”……



下面这三部作品都是在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上曾演出过的原创委约作品,此次将由高校剧团全新演绎。



青年培养计划

《好几个》《静态人像》《狗还在叫》

时间:11月1日

演出地点:中间剧场

团队:大学生戏剧爱好者


《好几个》讲述一个儿子从小到大都以为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子,但在偶然间发现,自己是好多克隆版之一。随着父子间的对峙,越来越多的真相浮出水面:第一个儿子不但没有过世,而且也才得知父亲竟然抛弃了他而克隆出另外的儿子。


《狗还在叫》是一个关于关系的故事,也是关于自我找寻的故事。身处我们如今的时代,是让这一切更简单,还是更复杂?子女远在他乡,老伴去世,老太太独居在家。子女为她安装了摄像头,这是一个被孩子们强制安装的“眼睛”, 通过摄像头这个媒介,孩子们“关心”、“陪伴”着她……


《静态人像》由六组社交生活图景组成,六幅“画面”构成六个篇章,层层推进,最终提出了疑问:未来人们要如何去解决⽆法沟通的永恒困境? 而科技的发展,不断涌现的新媒介,是否应承担人类对于沟通困境的归因?





必看图像的无用指导手册

时间:11月

主创:岳元


该表演作品旨在通过图像作为媒介,以⽇常⽣活中基本的五种图像类型:证件照、实景地图、监控录像、犯罪现场照相取证和新闻摄影。通过完成一套关于性别议题的案件图像,来进行相关议题的探讨。由于上述图像突出的社会功能性和被加之的权力,使他们已然脱胎于图像媒介而转化成了⼀种强而有力的真实符号。




白兔子,红兔子

女性表演者系列

时间:11月

表演者:待惊喜揭晓 ……


《白兔子,红兔子》由伊朗剧作家南星·苏雷曼波尔(Nassim Soleimanpour)创作。他本人因拒绝服兵役而被祖国扣留了护照无法出境。他为《白兔子,红兔子》制订了特殊的演出规则,意在通过反常的表演流程,构成一次充满未知的戏剧游戏,并借由当地剧院的制作和演出实现作品的世界“巡演”。此轮的演出将基于女性议题的主题,我们邀请社会问题中不可忽视的女性声音的“发声者”,跳脱女性刻板形象要求的“反叛者”进行演绎。也许,你可以听听她们的回答。





迷途指南 2.0

时间:11月

团队:徒有琴 X 黄冰团队


2019科技艺术节委约创作作品,今年全新升级。一个在中间艺术园区进行的体验性戏剧活动。一段你从未发现过的“迷途”,在剧场之外,行走之间,进行一次尝试与探讨。这是一个线上线下都潜藏线索,需要参与者讨论互动的活动。整个中间园区的角角落落,都是“妳”的舞台。而“妳”的一举一动,也有可能成为“他人”眼中的表演……





THIS

时间:12月

团队:荷兰100Hands剧团


《THIS》是由荷兰100Hands剧团于今年创作的全新作品。这是一个基于直播流媒体的实验剧场作品,该作品专为“一个人”的体验创作,可供观众独自在家完成全部体验。


通过对屏幕上信息的观看、收听以及回避,观众可以意识到自我身体的感觉。参与本项目的观众将在作品的引导下,通过寻找合适的工具和物件,把自我的空间布置成为一个表演空间。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或者智能手机开启本次体验。作品通过影像交互的方式,让每一位观众在家中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表演空间,通过提问不断探索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了解自己,熟悉自己。




“记忆整理”,记录一次关于记忆的集体创作

时间:12月31日

团队:北京中间剧场与各个城市的剧场


一次你我关于2020年记忆的重新整理。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各式各样的故事在每个城市发生,这些故事,有些被记录,也有些被消失……次关于影像与舞台的全新尝试,剧场上的影像应用并不陌生,在剧场空间受限的2020突破物理传播限制的影像与现场的结合,再次回到大家的讨论中。在“记忆整理”的过程中,我们结合全新的影像表达形式,在三地联动的剧场表演下,在不同的城市呈现不同的故事。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作者: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