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因为筹办第一届全国书法展览,是我有幸结识了辽宁美协负责筹展的姜先生。当时我只知道他是一位美术评论家,时隔数十年后当我再次与他在美国邂逅,始知他更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
过去我在许多报刊上看到他写的美术评论,艺术评论,美学论文,却很少关注的的绘画作品。此次旅美,还是因为在好莱坞的一家画廊发现了他的大作,才使我们有缘再次相见,并使我真正有机会比较全面的了解姜振国先生。
看他的作品给我第一感受是——美。深厚的学院功底表现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深含文学功力与综合美学的构思和别出心裁的构图,给人视觉上强大的冲击力。因为他有深厚的油画功底,因此在其颇多的国画作品中,一眼便可看出,他将油画的色彩与其他诸多元素不着痕迹的体现在他的国画作品之中。
他的油画用笔洒脱,概炼,色彩温和中透着跳跃,特别是对画面整体情调的追求,把握的十分得体,准确。如“路的尽头”、“秋”,这两幅作品的洒脱的笔触抒情,以高远静谧的艺术构想,渗透出画家对俄罗斯绘画的深刻理解。“冬”,“深潭”,“静静的海湾”,作品除了表现出过硬的绘画功力之外,我更欣赏他借用自己的作品,淋漓尽致地把自己的美学修养,体现在作品中。
我喜欢他的国画,这些国画是我过去看过的国画中,最有个性风格,最完美的作品。看他的作品像在聆听一首动人的诗,一遍优美的散文,使你的身心感到愉悦,舒爽,甚或想置身于作品之中,这是因为意境太美啦。姜先生对我说“除了对创作的严格要求之外,我对意境的追求也是不含糊的。”正是其绝佳的艺术意境,凸显出画之美。
“月·瀑”,“云中寺”,“寒月”,“山泉”,那种亦梦亦幻的感觉,那种空灵静谧的视觉感受,那种用笔用色的恬淡追求,都会给人一种飘仙域外的感觉。
“山雨古厝”、“山居”我认为是画家对于艺术更高境界的求索,画中的山,画中的水,是画家的轻吟。他在用色彩,用笔墨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畅饮甘霖,读诗谈云,把酒问醉……是多么的美好,看姜振国先生的国画就有这样的感觉,“三月晓雨”,“春来江水绿如兰”,“春”,“秋江水”让你感觉已入画中。这种画中诗、诗中画和画中透出的湿润,恬静,使人留流忘返,长久驻足,是一种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的美。
应先生之邀到府上小坐,攀谈之中特别浏览了先生楼上楼下四壁高耸的书柜,全是古今中外的艺文,历史,名著……让我着实一惊。先生旅美十几年,其经理全部用在读书、写作、画画上。读了他的几首词作、几篇散文,和他的画一样清新别致。难怪他的画作是那么另类,脱俗,不同凡响。于是我想到一位艺术家,一位画家,仅有艺术技术是不够的,必须具有广博的学识修养。我认为姜先生的画之所以好,关键不只是画工,而是修养,所以他的文学作品和画一样优美,而他的画又能和他的文字一样清新,流畅。
再次与他接触侃谈,虽然短暂,但是他给我的感觉是一位具有很深学养的画家,也可以说是一位作家,因为他写过许多文章,旅美之前,他一直在省美术家协会工作,在文艺的工作气氛中,他积淀了深厚的艺文修养。虽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美术理论研究上,但是,他的学养,他的经验,他的绘画功力……一发而不可收,制造了“美”。
总之,看姜先生的画确实是美的享受,是一种美的感悟……
作者:鸿鸣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