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花鸟画“灰面理论”浅谈之三

花鸟画“灰面理论”浅谈之三

——“动态灰面”增强了“灰面”的表现力

以前,前辈画家所使用的“灰面”多是静态“灰面”,比如平涂渲染的石头;线描表现的小草;双勾的小竹枝、小草花;题款文字组成的“灰面”……

自从我发明了“流动渲染”以后,在“灰面”领域的大家庭中就多了一类“灰面”即“动态灰面”。这样画家在运用“灰面”进行构思时就多了一种选择——即“动”与“静”的对比。关于何为“动”与“静”的对比,下面举例说明:在图(10)中(猫趣图 蔺高管作)在这幅画中,画的是一只猫卧在石头上,眼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前方,身后是鸡爪草。在艺术处理上我运用了“灰面”的“动”与“静”的对比方法——石头是用“流动渲染”方法染成的“动态灰面”,让人看起来充满动感,而猫身后的鸡爪草与下方的题款文字组成的“灰面”则是静态“灰面”……这样“动”与“静”形成强烈对比,对突出小花猫蠢蠢欲动的心态,作出较好的陪衬从而突出了主题。

如果说我们退一步讲,假若我把石头换成静态“灰面”,不用“动”与“静”的对比方法,那结果就会变成图(11)虽然也是一张画但效果显然不如图(10)。

综上所述,画家在构思运用“灰面”时,的确与作曲家创作乐曲的过程中运用“配器”的方法很相近。当然作曲家既可以创作出独奏曲也可以创作出重奏曲、协奏曲,还可以创作出大型的交响乐……画家也是这样,既可以不用“灰面”,也可以只用一、二种“灰面”或者说用三种以上的“灰面”进行画面的对比与配合……只是乐曲与绘画有明显的不同,乐曲是时间艺术,它的作品所表现的旋律由开始到结束要经过一段时间,而绘画是空间艺术,它的特点是只显示一个瞬间,它所表现的点、线、面之间的韵律是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绘画必须要作到既让观众“一目了然”能看懂画家所传达的情感,同时又要让观众“百看不厌”,要让观众有品味的余地,这样才能算是一张成功的作品。

注:插图顺序——图(10),图(11)。

 

作者:蔺高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