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岳倩的书画评论文章--纪映欣之二

纪映欣艺术评论之二

香劲浑穆  意态自然 

——赏介纪映欣笔下的插图

文:岳倩

纪映欣老师是多才多艺的,这不仅表现在他对连环画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与描绘,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他曾于二十世纪八十代为一些报刊、杂志、小说等文学作品创作多幅精彩的插图。

他为之插图的作品题材,选择是颇为严格的。既要主题思想积极向上,内容精彩,情节生动;又要人物性格鲜明,环境典型,益于笔墨造型。

他每作插图,都会认真地把文稿阅读三、五遍,才肯动笔。插图所表现的对象是时间、空间皆宽泛的故事发展过程中的节选瞬间或情节的截取面,画家只有在嚼透故事,熟悉人物后才能在无文字、无声音、无动态流程,又不完全依赖画外文字注解,创作出最能表现原作精神的浓缩画面。

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在注重文字描写所提供的形象刻画的同时,又充分运用现实主义的绘画手法,抓住人物的外貌、表情、动态、装束等因素,“以形传神”,表现形象的个性特征,揭示内心世界,展现动人的故事内容。

《有远见卓识的人》是发表在《千山文艺》一九八四年第六期的一篇报告文学。写的是我国北方一家乡镇企业改革开放初期,在厂长戴喜东带领下,历经艰辛,扭亏为盈,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取节节胜利的事迹。纪映欣在该刊第27页的插图,描绘了戴喜东在商议决定工厂前途命运的会议上发言的情景。生动的人物动势及真实自然的人物之间呼应关系,体现了作者踏实而严谨的人物造型的基本功。画面居中留着分发的戴喜东,面容庄重,微倾上身,轻挥右手,彰显着他性格内在的刚毅自信,迸发奋进的冲力。一位在经济大潮中,睿智、干练的乡镇企业家形象在画面上跃然而出。纪映欣非常善于塑造多种人物形象。他发挥人物造型能力的优势,运用人物形体、五官、动势、装束等各方面差异及环境场景、道具的艺术处理,勾画了形形色色的古今人物。在他的作品中,诸如古典的君侯将相、才子佳人、渔樵庶民及现代的正反面人物,都能刻画得栩栩如生。短篇小说《楚庄绝缨》是刊于一九八六年《千山文艺》第八期第1922页的两幅插图。图中楚庄王魁伟至尊的神采、郑妃阿娜娇媚的风韵及勇将唐狡英姿勃勃的身影都刻画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短篇小说《西山奇案》插图,发表于上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454650页。他通过三幅插图,深入揭示故事中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我公安刑警机智勇敢、恪尽职守的高贵品质及罪犯穷凶极恶,阴险狡猾的嘴脸,以细腻入微的笔调,描绘得淋漓尽致。

纪映欣对中国画一向情有独钟。他习画的启蒙老师是母亲莫兰玉。母亲曾任小学教师,很善书画。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带他画些简单的图画。一次,母亲用毛笔随意粗略地给他勾了一枝白描牡丹。他深深地被那用线条在纸上勾出的画面迷住了。这以后,他对画画的兴趣越来越浓。他拿起石笔在地面、墙壁上勾勾点点,拿起铅笔在白纸上涂涂抹抹,再到拿起毛笔在画纸上写写画画。就这样常年走过来。为了描绘各种物象,他的神思久久遨游在线条上,他的眼睛久久在捕捉、撷取着线条。一幅幅画作,随着线条的起收、组合、延伸、累积呈现着……

东晋顾恺之的“春蚕吐丝”线型;唐吴道子“吴代当风”、“兰叶描”线型;北宋李公麟明快、凝练、精细、而又有骨力的笔法;清代任伯年洒脱、刚健而严谨的线条美,都给他带来极大的影响。他青年时代,经常面对能够找到的前辈大师的出版作品资料,魂牵梦绕地欣赏着、揣摩着、临摹着,并大胆地尝试把那些用笔的精华融进自己作品的中。 

中国画线描对物象形态、立体感、空间感的深刻表现力,浓郁的节奏美、韵律美及书写性所蕴含的雅致、洒脱,这些迷人的魅力令他把创作牢牢地定位在中国绘画上。

纪映欣在继承传统线描技法上的收获是令人瞩目的。再就小说《楚庄绝缨》的插图谈起,画中楚庄王、郑妃颜面部采用铁线描勾画,充分表现出皮肤的滑润和弹性;服装采用兰叶描、钉头鼠尾描相融的细线,描绘出人物的体态和装束。线条刚健流畅,充满精妙的古典美,体现出他渊源精湛的传统技法。

现实题材的创作,面临着众多短装的衣纹处理。短装显形体,短装多短线。纪映欣曾对多种款式着装的人物作过大量写生,并从素材中进一步提练和梳理他的现代人物“线型”。

短篇小说《因为他是姑娘》插图,见《千山文艺》一九八四年第六期19页。此图采用“排线法“画人物毛发,“铁线描”画人物颜面部;衣纹中锋用笔,线条起、收虚实兼用,转锋处多用方笔;长线略施顿挫,使线条流畅而不平滑。用线描表现现代短装,关键在于线条组合是否得当。他抓住短装衣褶凸凹交错的规律,巧妙地采用错综交搭和勾折的线型,真实而自然地描绘了人物服装的款式和质感。整幅作品,笔调精秀迺劲、舒朗清新,厚重地传统韵律中蕴含着浓浓的新意。

在他的插图作品中,也不乏采用打调子和顺起顺收,勾勾点点不拘传统技法的佳作。这正是“以形为本”、“以形传神”的基本绘画创作意识拓展了他技法的思路和实践。如前面已经引述的短篇小说《楚庄绝缨》插图中的武将唐狡和短篇小说《母亲向崖下爬去》,见《千山文艺》一九八六年第十期18页插图中的人物,其人物形象的刻画和表现手法的灵活多样,充分反映他对中国线描技法的深入探索和绘画才艺令人盛赞的程度

 前面我曾提到纪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是他引领我迈进了做艺术评论人的这扇充满挑战更要接受考验的神秘之门,他以缜密的工作态度和对作品深刻的见解与抒发,开启着我、以致我们每个喜欢他的作品的人对艺术的领悟力,这些都不难从他完整的作品中深刻体会到。

作者:岳倩的艺术世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