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洪涛的人物画创作

劳动者之歌生命的迷彩

——论李洪涛的人物画创作 
 作者:博古
    工笔重彩人物画在传统绘画中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笔重彩要求技法严谨、具有典雅、高贵、庄重、富丽而美且有情趣。

画家:李洪涛

    目前,我们要认识到当前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前景。作为当代有影响力的青年画家李洪涛,河北人,1991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结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深造,师从教育家:蒋彩萍先生学习理论和创作。他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人们密切关注的当代艺术焦点,他的思潮与动态、是把工笔重彩人物画以新的思考和观念把当代艺术研究问题,带向一个新台阶。他在中国当代艺术大潮中,坚持自己选择的艺术道路,并用自己的观点和艺术实践影响周围的同道,这一点是我们在阅读李洪涛作品时需首先要注意到的。
  李洪涛青少年时期是学习西画的,他的素描功底深厚,对西方的绘画色彩也彼有研究,与此同时又钻研工笔重彩人物画传统技法。在中西绘画观念和技法的比较中,他既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又看到了它们的共同点,他坚信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画的某些技法而使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更为丰富。之后,李洪涛执着于人物画创作,其次是花鸟画,他的人物画主要描绘当代人的形象。他运用的是写实手法,“中西融合”。在他认为:素描作为一种造型手段,对视觉艺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中国意象造型、同中国完备的笔墨体系,是相互辉映的,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难度非常之大,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辛劳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自觉地把自己的创作纳入这一巨大工程之中,并矢志不渝地为之拼搏。

 李洪涛  《迷彩》

     李洪涛写人,写真实的普通人,成了他的天职和使命。他一直关注民工、儿童、都市少女以及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飞禽走兽等,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李洪涛在自己的创作中加进了自己的情感,以加强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迷彩》,其情节朴实自然,描绘的是当代民工的工作场景,他们从高空作业下来的一瞬间,一个人拿着杯子喝水,人物的处理处在工作的状态中,但另一个人的神情却有细微的差别。画面构图以灰色的墙体作背景,高空中悬挂的漆桶和绳子似浮雕呈现于上,整个画面充满阳光和生气,寄寓了作者对这些劳动者真挚的深情。他笔下的民工是个性化的,是有英雄气概的真实的人。《草原神鹰》的飘逸、憨厚、一种飞的感觉,都给予人以深刻的印象。

                李洪涛《草原神鹰》
  李洪涛在人物画创作上取得的成功,得益于他坚实的造型基本功和全面的艺术修养,更得益于他对客观对象和对艺术真诚的态度。他十分专注地研究人物的外形、体形特征,同时也十分重视自己的主观体验,更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有一种难得的视觉穿透力和心理感应力。他的这些能力在他的许多工笔重彩人物画里已有了出色的表现,而在他的创作中更有挥洒自如的发挥。不同于传统画家的是,他淡化了人物形象中理想化即“美化”的成分,而追求更为客观的真实性。他写劳动者之歌,和传神陌化以及他们生活经历,在他们的脸上、手上和服饰上留下的印迹。足以证明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寄寓自己的深情、尊重和崇敬的同时,不回避人物心理上的一些情感,他巧妙地运用这些欢乐幸福和劳动的场景,来衬托人物的身份,讴歌社会的大环境,在当代新的形式下的幸福生活。在这里,李洪涛能掌握一定的度,力求表现一种真实的美感而不使形象丑化。这真实是来自现实生活的,它优雅、柔美,但在繁重工作中有一种新的美,有一种新的力量让人们驻足和思考。
  李洪涛的这种审美追求集中体现在他的大幅新作《草原神鹰》中,这些普通劳动者,他们身体上留下岁月的年轮,光裸着上身,肌肉之发达,舞姿之优美,主旋律犹如旋转的音符,把欢乐带到我们面前。就构图来说,人物之间无有机的联系,有一点超时空的味道,他们在我们面前欢乐舞蹈,是一种丰收和喜悦。他刻画的一个个真实的画面,却刻印在我们的记忆里。
  在李洪涛的人物画面前讨论素描与白描、线造型与块面造型、水墨与色彩的关系这些技巧问题,似乎有些多余。李洪涛用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塑造了许许多多使我们感动的、有时代特征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了我们的审美感受。他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赞赏,不过更使我们尊重和赞赏的是,他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决心为完善他的艺术继续努力,从他最近出版的杂志《时代收藏》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新作。为此我感到无比的兴奋,特为画友写一段论,作为一个理论批评家,要了解和评价艺术创作,对实力派工笔重彩人物画画家李洪涛我是非常了解的,并且经常交流沟通。


                                                                                                                                         2008、12、1于京华,
                                                                                                                                                  作者:博古
                                                 

作者:孙立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