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好中国画写意画一辈子都不够用啊

  今天早上上网,读到高兄维洲的回复:东西方不朽的作品都是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文化背景,表现的形式差异在于具象与意识的表述。西方重彩与光,重逻辑,其画往往与物理学,医学,化学有紧密联系。往往画家又是科学家。东方尚意,表述内容与形式往往与中国古老哲学,文字学,文学紧密联系。所以诗书画印成了中国的最高成就。中国画家既是画家也是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于此,我深有感触,随即回复如下:
  诗书画印是画好中国画写意画的画外功夫,要研修好它们,确实非常的不容易,甚至需要一辈子。当下很多从事中国画创作的朋友,对此已视畏途并试图舍难求易,只图表象的形似,一味在外象上去做文章,多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探究,而无法往意境方面深研。前辈们早已告诉我们要想画好中国写意画,是急不得的!想想他们成功的历程,也确实是大器晚成的多:五、六十岁刚知一二,七、八十岁略有所成,八、九十岁始能悟道:随心往之、命笔写之……一辈子都不够用啊!




作者:李福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