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家与电影

不知道国外有多少部关于画家的电影,就我看过的几部电影都拍的不错,它们是《毕加索的奇异旅行》(瑞典)《波洛克》(美国)《莫迪.莫迪》(意大利)。

《毕加索的奇异旅行》中看到年轻的毕加索来到巴黎,经济窘迫,只得租住在地下室,屏幕出现那傲慢的女房东,看到这时的毕加索的神情,一个字:忍。有一次毕加索父亲从西班牙来看他,长途旅途到了毕加索处,看到桌上有一只苹果,拿起来就啃,毕加索看到忙抢过来,放在桌上,继续画了起来,因画面上要出现三只苹果,看到他把桌上的苹果翻个身,调个方向,画上就有了三个苹果,看到这儿:笑。塞尚对早年的毕加索影响很大,但那时的毕加索比塞尚条件差多了。

波洛克来到长岛,过起了农居生活,和女伴白天在地里播种,上街买酒,骑个自行车摇摇晃晃回家,晚上画画,某晚,波洛克要画一张大画,房间太小,只见屏幕上的他拿起一把大榔头,把一垛墙打掉了,第二天女伴起身看到这张巨大的画,震惊!波洛克的女伴极服他的才艺,后来的波洛克因车祸而亡,他的女伴还在他们生活过的房子,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了好多年,画了许多好画。

《莫迪.莫迪》(莫迪里阿尼)是半年前电影频道播放的,莫迪与珍妮的故事绝对震撼,画也是绝对出色,林风眠的人物画受此公影响不小,毕加索临死时,嘴里还在唠叨:莫迪.莫迪。

再说说我们这方面的电影,知道有一部《画魂》(潘玉良),还看过一部《向日葵》(里面有大量的张晓刚作品出现),其他好像没看到什么了。其实我们的画家可以拍成电影的也不少,以后电影界有识之士,也应有此作为。个人认识有以下几点:

   画家必须具有国际影响力或独特风尚。比如林风眠,吴冠中,杭樨英(上海最著名月份牌画家)等。

   更多从心理方面展开,林风眠上海时期(包括监狱故事),吴冠中年轻时期的恋情及晚年的情致,杭樨英上海沦陷时期往事(曾与杭樨英儿子杭鸣时交谈,他谈到当时日本人要他父亲画画,杭樨英用咳出血拒画)

   画面要好看,也要有生疏感,画家的一些憾事,一些糟事,不妨拿出来一说。一段生活的展开与铺陈远比叙述流水年华来得高级。

   其他主题,例艺术家的师生情致,黄宾虹与林散之,潘天寿与吴昌硕,就他们的家人朋友展开来,也是较有看头的。

  当代艺术家,最具活力的题材,只是拍好不易。但所谓难题啃啃,也可啃出味道来。

作者:蒋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