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颜建国
不想太多评述隋牟的画,因为知道自己笔拙,说来写去只是外相,不可能把他的画理说透。再者,国画讲的是悟,说得多了就把别人的视野搅扰了,破坏了人家自己品味的空间与角度。
隋牟的画,我极爱,爱他的线,爱他的墨,爱里边散发出的气息与温度。于是,我就常常想,自己的文章很多是写给自己,留下的是自己的印记与感悟。与其说是评文,不如说就是一则日记式的赏画记。
近期在一位网友那里欣赏过隋牟的几幅《罗汉伏虎图》,很有新意与深意。他一改作品少用重色的样式,罗汉和虎用色都有几分重,是一次新的尝试与探索。我曾涌起写点感言的念头,但很快就把它取消了。因为我的本家,散文家颜廷奎从天津百花社寄我一张贺卡,上边文字不多,只有“虎年无虎,百姓丰足”八字,看着网上河南近期一位乡长因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端端他的杯子,就把人家拘留,一位乡镇副书记因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口角,也把人家拘留,没想苛政已是如此,心里对虎也就升起烦厌,文兴也就跑到爪哇国去了。
隋牟的画,重线,重墨,他和很多人的国画不同,既把这些做得不温不火,且又活灵活现意趣盎然。隋牟的作品,特别是仕女图,里面充盈的是无边水意,他的彩墨作品中女子面若桃花,肤如凝脂,眼含秋水,花草也是娇娇莹莹;既便是主用线的作品,如他的一幅《赏心只有三两枝》的作品,好像有些干枯的意境在里面,但你看看衣白人白,花润叶润,全画很少用重笔,巧妙安排线骨留白,两女子一正一侧,正的白衣,侧的花衣,整画留白设景成为主体,但又不空洞,不漂浮,赏者能由已知生发出很多未知,真如水的习性,遇圆则圆,遇方则方,以极柔能克至刚。隋牟画,妙且大矣。
于是,又想起隋牟的《罗汉伏虎图》,虎是凶物,但在罗汉面前,却是乖乖得很。隋牟的虎画或许和作家颜廷奎一样在祝福“虎年无虎,百姓丰足”,想到这,我大笑,真是误解了拈花微笑的大情隋牟。
花,一枝,在画面;花,一枝,在我心;花,一枝,献与善者隋牟。
作者:menghx1985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