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一位真正的诗人


        滚动主义诗人南岸在冯楚作品讨论会上慷慨发言

 

-----写在冯楚的作品研讨会上

 

    期盼已久的冯楚研讨会于二零一二年五月六日在汉隆重举行。说起与冯楚的相识还要追朔到八十年代的早期,因他叔叔与沉岸的某种关系而相识。他那时叫冯向东娶了一个河南的女人并生有一个女儿,当时在老潇子任教的一所中学承包了一所小卖部以此度日,其实那时的交往很陌生的只是留下了很模糊的印象。真正的交往还是在二零零八年的创刊《地下》时,冯楚欣然从广东东莞来到武汉主持诗刊的编辑工作。当时编辑室就设在我家,当时冯楚,老潇子及我朝夕相处了近一个月,冯楚的一些诗歌理念给予了我深深的震憾,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也领略了他对中国诗歌发展前卫性的概述。特别是他那浑厚的文学功底使我非常感叹。他在网络诗歌的影响力是无人可匹敌。他个人的影响力也是《地下》在民刊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江汉大学早期先锋诗刊《飚》创始人、作家徐家松在会上声情并茂回想与冯楚在武当山的往事


 

    我觉得冯楚对中国诗歌有五大贡献:一他是中国网络诗歌几大推手之一,为中国民刊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推波逐澜的作用,二是作为湖北籍的在广东的诗歌理论家为湖北诗人的推介起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里程碑式的影响。他为湖北这批地下诗人都写过系统性的评论为这批诗人的地位确立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是自第三代诗人堰息旗鼓后,真正的新生代的理论代表人物是以冯楚为代表的后现代兵团。他对中国诗歌渐近性的冲击不仅仅限于诗歌语言的范畴,而是对诗歌艺术性的行为艺术的巨大冲击。他确立了这一新时期革命性的理念并概括了文化及思维相对并存的意义在他的理论文集十年磨一剑《自由的奴隶》中,他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对中国朦胧诗及第三代诗人的批判也是独具匠心的。这一时期是冯楚的时代。他的语言胜过了那千军万马,在他的胸中也存有万千甲兵。特别是对滚动主义诗人南岸系统评论的建立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诗歌发展的巨大贡献。对湖北诗人老潇子,野牛,脉原,沉岸,钱省,代欢,罗登腾,田禾等这批诗人的文本确立,也起到了无法估量的影响。四是对中国诗歌语言的贡献及将传统的理论式的模式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五是冯楚评论的行为艺术很机缘化的与文化氛围有机结合在一起,人格化的分离现象与自身的文化格局的拼揍,是一段新的历史起点使命感的前沿艺术都显示了冯楚不凡把握能力。

 

 


  华工大高级讲师当代诗歌研究者、公民思想者和作家陈迪文评述冯楚

 

    诗歌在他的面前已经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他与中国文化已经息息相关了。在所有中国民刊诗人中,绝大部分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艰辛的生活也是一种他的艺术素材。悲奋出诗人,贫困出大诗人,唐朝的杜甫也是一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诗圣。冯楚也毫不例外的承受了一种诗外的艰辛及困苦。他的评论文集中也透露了一种特有的狂吠,是生命中的撞击,他的诗歌所表现的方式,已远远超越了第三代诗人所标榜的所谓纯生命的东西。那批人在他的面前仅仅只是个过客,其实我说的也没有言过其实。不写诗的冯楚是个标准的好男人,他为了诗歌经历了两段姻缘诗人的悲哀,就是永久的不能自拔。他的诗和他所经历的婚姻一样都在探索中起航奋进。男人在这个十字关口也可以说是某种界定的悲剧,往往因为这种生活的沥念就成就了一位诗人。诗本身就是一部编年史。冯楚就是个中的主人了。他的文本就是一本不可缺的经轮。

 

    下面我来谈谈冯楚早期的诗作《五月,大地的盛典诗章》这首较长的诗篇我节选了这么几句:五月啊,我是死人,你说的,我化为水气/我无法回答帝王的问候, 我说不出母亲的子宫在哪里/生命中没有荒野, 生命在子宫的尽头就是佛/五月啊, 在弥散的节日里, 狂欢的是野草. 蚂蚁, 苍蝇和蚊子/狂欢的是没有主人的母性子宫,是没有安息帝王的辉煌宫殿/------我学会沉默的时候, 沙漠在落日, 沙在飞扬/它们以深情的热吻埋葬了我的童年, 然后是青年/但它教化了我的腐朽的中年和老年/水啊, 五月的水是光的饥饿, 是饥饿的人民/它们在沙漠上吹风, 它们让我化为丛林的兽/而天使在背后抽打我的屁股, 抽打我的心上人/。这是冯楚早期最为值得了玄耀的诗篇。有人说他的理论及评论远远高于他的诗创作。但我不这么认为我,甚觉在诗的创作上他是有天赋的。

 

 


      八零后诗人作家和张坚诗歌奖创立者张坚评述冯楚的作品


 

     从这首诗的创作来看,他根本没有局限于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他天才般的语感也成就了他横溢的才华。他抒情的感知来源于对文化意识冲动般的冲动。他的这首诗根本不弱于朦胧派诗人杨炼的《诺日朗》。杨炼是通过史诗般的语言来寻找一种释放的内心独白,他是为某种无奈的背弃来寻找一种标光是寻根下的一种迷茫。而冯楚的这篇作品是对人性的挖掘,是对生命的认知。生命不论大小,不论强弱都是世间万物的一分子。他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对人体最原始最本质的多角度的展现,在语言方面运用了滚动的,垃圾的,下半身的,新古典主义的。他将生命和人性的两个方面的叠加来充斥着对语言的架驭。这是他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新的尝试。

 

 


     武大美女作家周丽冰评述冯楚的长诗作品《一个人的祖国》


 

    这也是回归了一种新的言行过程。他似乎在释放着一种行为艺术在诗中的构件,是潜意识的张力与展示。他的语言很符合滚动主义对语言的界定。整首诗都充满了对种对政治、对生灵的感观之情,也可归结为生命对某种方式的回归,对生与死的一种清算。他所构造的是将诗的行为进行比照创造了新的意识异端想象,是一种梦幻建立起来的诗的乌托邦。有许多诗句呈现了美的布景,尤其这句“暴风雨在丝丝缕缕编织着牧场”。暴风雨历来被许多骚客用来描述一种悲惨,而冯楚将它描绘成了一种柔情,似乎这两者是一种恋人关系。将大自然的不快来个有机的结合。似乎五月对诗人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诗人的沉默预示了一种心的对应,是人性的过节的验证,诗人的血永久被凝固了,那是种新生命的预兆,而来自于大山深处的诗人,本身就对故土的拿扼很得心应手。在尘尘宇宙间诗人固有的心态都呈现了一种光芒的景色。诗人的沉寂、诗人对故土的倦念,诗人对五月黑泥土的象征意义都在情理之中。他吻别了童年、青年,这是某种展示的过程在这首诗中,所采用的独特技巧比比皆是。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南岸2012年5月6日于湖北出版城C座五楼会议厅

 

 

 

 

 

 

 

 


作者:冯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