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龙年春节安徽老家行记——安徽省示范高中:歙县中学

歙县中学校门口的牌坊
 
    前段时候在安徽老家过年,还去了安徽省示范高中:歙县中学。我从小一开始念书,就有一个印象,是家里大人告诉我的,说县中的升学率很高,只要进了县中,考大学就相对容易多了,当地许多家庭条件不怎么样的孩子,更是加倍努力苦读,就为能够挤进县中的大门。这次走进县中,虽然它并不是我的母校,但在当地学生的身上,仿佛又看到当年的我们——欢笑、发愁、校服、题海、上下课铃声······

    此刻的我再不必为了一道解不出的习题而皱眉了,也不必担心下次考试的总分在班级乃至全年级的排名,也不用在每学期伊始,亲手描画出一张新学期的课程表,校园里的一切似乎都已跟我道别,回想初中、高中,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理想,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不知道什么是生计,不知道什么是金钱,只知道班主任会不时搞“突然袭击”,只知道体育课是每周学习生活中的乐园,只知道一本接一本习题的做下去,只知道上学放学,转眼就行将毕业道再见。我终于明白,那段日子是真正的快乐,一群同龄人,来自不同家庭,借学习的名义聚到一起来嬉笑打闹,从来没去想过明天的一切。

    我走在县中操场上,恰巧遇到他们下课,一群青涩学子从各个教室里一涌而出,三五两个,朝气蓬勃的往前走着,背着纯良的小书包,手里捧着课本、作业本,我走在他们当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我永不再是那个18岁的我了。

    我的母校是乐山五中和一高中,假期回家,我会有意无意的路过它们,胆怯的往校门里张望,生怕当初的校园时过境迁,生怕自己的记忆荡然无存,还好,还好,还能搜寻到旧日足迹,再偶遇当年同学,聊的多是工作房子车子婚姻,就像连续剧里面编排的台词,可我想,彼此心中定然都还存有那段宝贵的时光吧?

    有一回,我回到高中母校——乐山一中(郭沫若的母校),当时正在拆迁,新校区在城外一片土地上拔起,所幸当年念书的教室还在,一片狼藉尘土之中,我轻轻推开教室门,如同一个不速之客闯入教室,熟悉而又残破的课桌椅子,斑驳的黑板上残留着粉笔笔迹,定睛一看,有好多是如我一般的当年人又回来时写下的,大都是些感怀今昔的词句,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黑板上四个东倒西歪的粉笔字上——“我回来了”,心里顿时泛起一阵涟漪,我也回来了,不是吗?只是我们都早已迈入成人的世界,曾经无忧的少年时代从此一去不返。

存留下来的古迹

这种类似“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雕塑在全国各地的初高中里总能见到

学生们在假期中也马不停蹄的补课

乒乓球是小学时的最爱,一下课就以百米冲刺速度冲出去“僵台”

我在校门口牌坊下留影,沾点书卷气~~

 

作者:cz_914@126.co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